博而励画廊展出的艺术家张伟作品
博而励画廊的一位新藏家孔丹在今年把家里的局部重新装修了一下,用她的话说是“为了请画入室。”在这之前,他收藏了张伟的作品,这位理工科出生,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新藏家”在看到张伟作品的瞬间就喜欢上了,虽然说不上为什么,但那些色彩的组合使她感受到一种与自己精神状态相契合的创造力。于她而言,这样的艺术品消费,完全不是出于理性的投资。贾伟认为这类消费型藏家的成长会带来许多联动效应。比如她的朋友到她家聚会,看到家里挂着一件艺术品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很好的艺术品消费传播,可能促使更多从未接触过艺术品消费的人进入市场。
市场节点 常态化经营与多元化生态并存
2017年,国内一大批画廊都已经步入了十年。在这个节点上,“越来越多的老牌、资深画廊在踏实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夏季风谈到:“多年来,大家在购买艺术品上的两个误区在转变:一是买艺术品离普通大众很远,二是买艺术品就得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消费应该像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一样,属于我们日常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可能消费的是1万元的艺术品,过十年之后我们买的可能是10万,100万的东西。”
除了资深画廊更踏实的工作,在过去一年,也有一些新的艺术空间及展览项目出现。比如在上海出现的胶囊空间,北京的掩体空间等。在贾伟看来:“这些机构选择的艺术家,展览项目、空间定位以及经营的理念都非常明确,也非常个性化。它们的出现使得市场形态更加丰富、多元。”
然而,画廊依旧是一项不好做的事业。李兰芳谈到:“798艺术区最多的时候有几百家画廊,能够坚持十年的也许不到5%。我们与国外的艺术市场依旧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投入的也更多。中国的画廊除了需要抓市场,也需要抓学术。其实在硬件上,我们已经有足够自信与西方画廊媲美,但西方美术馆所承担的梳理艺术史的工作,却依旧需要落在每一家中国画廊身上,这意味着画廊需要投入许多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做学术方面的工作,比如邀请展览策展人,以及梳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出版画册等。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画廊不得不兼具西方画廊与美术馆的双重功能。”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2017年,市场所谓的淡、旺季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了,许多画廊一直到过年前依旧在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做财务总结,制定接下来的展览及博览会计划等。2018各家画廊制定的计划表足以表明:这将会是更加忙碌的一年!伍劲总结到:“2017年第四季度一、二级市场所释放出的积极、乐观的信号,相信在接下来的2018年会变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