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区块链”之于艺术行业(图)

“区块链”之于艺术行业(图)

2018-02-26 08:27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作者:马继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最近,不少金融投资人士热衷于谈Blockchain(区块链),谈数字货币,谈行业颠覆,不论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饭局,仿佛不谈就有落伍之势,仿佛任何一个项目只要跟“区块链”挂上钩,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指日可期的金馍馍。

身边一些文交所、艺术品电商和拍卖行老板,对区块链的态度也颇为暧昧,既跃跃欲试,又瞻前顾后;而极个别已经打出区块链招牌准备引资扩张的艺术机构,背后又无实质性项目支撑,难免有瞒骗之嫌。鉴于此,有关区块链在艺术行业的应用前景,我打算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先简单说说区块链的核心本质:DLT,即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作为互联网迭代性技术,区块链之所以获得空前热度,主要是过去一年比特币价格暴涨所致,令更多投资人开始关注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比特币,实质上是一套去中心化和去央行的货币体系。由于比特币全球总储量固定,又具备匿名、跨国、无监管的交易特征,所以虽然历史不长,却“挖矿者”众多,且价格被洗钱、集资者不断托高。2017年12月,在芝加哥两大主要交易所宣布推出比特币期货后,短短十几天,比特币价格更是飙升至近2万美元,几乎是2017年年初的20倍。但此后出现戏剧性转折,在多国监管机构加强审查的情况下,比特币价格从暴涨到暴跌,不到两个月内累计跌幅达70%。可见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委实与坐过山车无异。

有别于G7等西方国家过去对待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应用的积极观望,中国政府保持着一贯审慎的原则。早在2013年底,美联储推高比特币第一轮牛市时,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便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又叫停了如火如荼的ICO(首次币发行),这种通过发行区块链项目对应数字货币筹集资金的方法,收取的是比特币或以太币等通用数字货币。遗憾的是,在国内投区块链项目的人群里,真正关心底层技术和项目本身的少之又少,涌入的往往是把新发数字货币当作股票、捞一把就打算抽身的投机者,以及盲目跟风、充当“韭菜”的绝大多数,所以才会诞生“亚欧币”这种短时间募集40亿元,实则子虚乌有的项目。

事实上,中国监管部门出手后,2017年第四季度,还是有不少人跑到海外继续做ICO,在可观利益的驱动下。同理,尽管2018年开年以来,受比特币市场剧烈震荡影响,多家宣布要做区块链的上市公司股价持续暴跌,多国宣布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加强监管的情况下,还是禁不住有著名投资人士透过微信群或公共论坛,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为比特币和区块链项目摇旗呐喊。

之所以铺垫这么多还没聊到艺术行业,一来我觉得有必要把背景大致交待清楚,以免新人不明就里地进入话题;二来不论哪个行业,在区块链介入时所面临的境况是相似的;三来则是决定写这篇专栏的动因,恰恰来自于某著名投资人士年初与某区块链专家在某峰会的一场极富煽动力的对谈,听罢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两人对谈中,类似“没有买比特币,就是错过了一个亿”,“比特币作为黄金的定位已经开始形成”,“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变现未来的金融工具”等传销式标语频频出现;但在如何防范区块链的泡沫风险、如何解决去中心化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矛盾、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行业进步等问题上,双方交流又可谓浅尝辄止。

颇为讽刺的是,这场对谈刚结束没几天,1月27日凌晨,就传来日本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check遭黑客攻击 ,价值5.3亿美金的新经币(NEM)去向不明的消息——这已经不是数字货币第一次被盗。作为全球最大交易市场之一的日本,在2014年还曾发生过一起85万个比特币在交易所被盗的事件。系统频现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对区块链技术引以为傲的信任机制而言,无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从理论上讲,依托分布式记账技术、点对点传输和共识机制,区块链在任何需要第三方的场景都可以应用,通过创造更多的中间人来消除中间人。据多份区块链白皮书汇总,目前国际上共识的应有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通讯、文件存储、存在性证明、身份验证、股权众筹、预测市场等领域。

在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投石问路的现阶段,我们再来简单谈谈区块链在艺术行业内的潜在应用场景,及应用的可能性。

自区块链成为热议话题以来,艺术品电商平台是艺术行业中回应最为积极的领域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天然属性,使得每一笔交易都具有“可追溯性”,对O2O模式的艺术品电商而言,二者的匹配度极高。不论是线上交易环节对买卖双方身份信用的验证、为标的艺术品出具唯一性证书,还是线下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业务,通过区块链应用,确保交易全程高效、安全地进行。

当然,可追溯系统并非区块链的独门密码,如GS1全球追溯标准的编码体系,多年前即应用于食品、饮料、医疗等领域;在艺术品电商领域,标签数字防伪和作品追溯系统也非新鲜概念——对艺术品电商平台而言,最大的障碍或许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品的真伪鉴别。区块链可以降低艺术品在交易过程中被调包的风险,却无法从源头上确保这类特殊商品是否为原作真迹。这就好比当我们将区块链应用在数字音乐领域,也只能从技术层面去辨识一首歌曲是否为正版授权,却无力阻止它的盗版层出不穷。

前段时间,我曾与国家文物局某官员交流科技鉴定的话题,聊及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为何在中国迟迟不能诞生时,当时的观点是,难的不是技术手段,而是如何破除行业的暗箱操作。试想,如果水浑方便大家捞鱼,又怎能期待从业者主动站出来接受监督呢?同理,区块链于整个艺术品交易领域的应用症结也正是如此。

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区块链应用前景与电商平台基本相近,只不过前者更侧重线下交易。最新动作来自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刚刚收购了人工智能研发机构Thread Genius,除了加强软件开发、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也将会是其研究重点。

眼下,国内艺术品交易机构对区块链观望者众多,却鲜有行动者。有个别机构趁势推出所谓的艺术数字资产平台,从宣传材料上看,貌似集合了艺术家、社群、IP、文创等一切艺术市场要素,但在我看来,噱头大过实质内容。毕竟,如此宏观的远景项目,对执行方的文化产业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极高。况且,区块链在文化市场领域的应用,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走向并不明晰,面临重大变数。

除了电商平台,艺术行业里对区块链高度关注的还有文化产权交易所,尤其是致力于艺术品资产证券化的艺术品交易所。区块链的出现,或可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平台数据链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解决本该作为独立信用平台存在的文交所“数据失真”的历史难题。虽说同样受制于艺术品的真伪鉴定环节,但文交所起码还可以在艺术品版权、文化企业股权、数字资产登记确权等范围内实践区块链技术,相比电商、拍卖行有着更多的操作空间。据了解,目前已有数家文交所完成了区块链的前期调研,个别文交所完成了技术收购,2018年应该有不止一家文交所推出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

当然,不论在哪个领域,一味从商业运营和财富增值的角度去追逐区块链,只能适得其反。以目前常见的区块链项目而言,其中的激励机制大都是通过数字货币奖励来增强用户粘合性,相关企业和项目进而获取高额估值——在数字货币的政策落地和发展前景尚不明朗时,这样的架构就如同空中楼阁,所谓的未来财富自然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这就好比,国外有Dadii Fine Art在内的少数画廊开始接受比特币和其他加密数字货币购买指定艺术品,国内有门户网站仿照区块链技术平台以太坊游戏Crypto Kitties推出自己的虚拟宠物猫——不论哪种实践,不论艺术行业内外,若重心并非技术革新或项目建设,便不能够回避潜伏的风险隐患。

反之,如果站在技术升级和行业规范的非盈利视角,区块链于艺术行业的应用前景则要明亮许多。如困扰收藏界许久的影像艺术版权问题,数码摄影、录像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交易,便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加强版数监管,以提升藏家的入场信心。此外,在文博系统的调研普查,被盗文物艺术品的追索,艺术品大数据库的建立,等等领域,都将因区块链技术而受益。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