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普利兹克奖“花落”91岁的印度建筑师多西(组图)

普利兹克奖“花落”91岁的印度建筑师多西(组图)

2018-03-08 12:58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评委评语

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地,并以最高程度体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意义。在从业超过60年的期间,多西在逾百座已建成的作品中展现了建筑艺术之外,更为人类做出了实质的贡献。通过普利兹克奖,评委肯定了多西的建筑成就,他对家国的尽责,对社区的投入;以及在他漫长的人生轨迹中,为人师表所带来的影响,为全球各地建筑师和学生所树立的榜样。

巴克里希纳·多西(也被熟人昵称为“多西”)在过去曾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位建筑大师共事,他们正是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可想而知,多西早期的作品一定深受这两位大师的影响,采用大胆的混凝土形态,但他的作品并不止步于此。多西对印度文化的深入骨髓的了解与欣赏,让他融合了预制模式和本地工艺,发展出与印度的历史文化和本地传统相和谐的的建筑语言。

多年以来,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建筑既未随波逐流,也不追求浮夸吸睛的设计,他的建筑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磨,包含着为国家贡献的愿景和责任感。作品类型亦非常多样化,涵盖行政管理机关与设施、文化教育建筑、私人住宅等等。

在1950年代,多西首次为低收入人群所设计住房项目。他在1954年说道:“一定要为基层群体提供正规的栖居,我应该许下此誓言并毕生铭记。”这个誓言在1989年在印度中西部印多尔市落成的阿兰若经济住房项目(Aranya Low-cost Housing)中得以实现,还有1982年在艾哈迈达巴德市落成的中等收入合作住房项目(Co-Operative Middle Income Housing)等等。住房计划不仅是为了提供一处“有瓦遮头”之地。连带整个社区的规划,乃至公共/半公共/私人空间的设计,都渗透了多西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视,和对城市如何运作的了解。

多西对于建筑的所在地的文脉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的设计方案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因此才能创造出可持续的建筑。露台、庭院和长廊是他在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现已并入CEPT大学,1996),贾巴尔普尔市的中央邦电力管理局(Madhya Pradesh Electricity Board),还有位于班加罗尔市的印度管理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1992)等项目中常用的建筑元素。这些遮阳和透风的空间,让人无论是在建筑内外都感到舒适和愉悦。

多西的个人工作室名为 “Sangath”(艾哈迈达巴德,印度,1980),在梵语中意为“陪伴”或“一起行动”,若为形容词则表示“关联性”,由此可见多西对待建筑的态度。他的作品一般都半沉于地下,融入场地的自然环境中。在建筑形态上层次和线条流畅,常用到阶梯、拱顶、水池和小山丘。室内空间丰富且多元化,营造了不同氛围的光线,不同的形状乃至不同的功能。种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元素融合在混凝土材料上,但互不冲突,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原先独立的建筑元素在多西的设计中相辅相成,发挥到了超越自身的效果。

一直以来,巴克里希纳·多西向大家展示了杰出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除了满足功能和结构上的需求外,更应该考虑到气候、场地、技术、工艺等因素,以及在最广义的范围内,融合对于文脉深入理解和欣赏。建筑需建立于功能之上,运用以诗意和哲学,在人类的精神层面与其产生共鸣。身兼多职的多西作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授,长年累月为家国做了无数贡献,成为了不可撼动的榜样。因此,巴克里希纳·多西荣获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