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实在是一种奇异的力量。记得余秋雨说过,汉文化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君临华夏的少数民族,无不对其倾心学习。康里巎巎在这一点上,可称佼佼者。
一、人物生平
康里巎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色目康里部人,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以书法名世,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其成就主要在行草方面,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述笔法卷》等。
康里巎巎的外祖父王寿,曾任中书左丞、御史中丞、集贤大学士。《元史》卷一七六《王寿传》:“大德九年,参议中书省事。十年,改吏部尚书。十一年,武宗即位,首拜御史中丞,未几,更拜左丞,俄復拜御史中丞。至大二年三月,卧疾求代。三年夏,迁太子宾客、集贤大学士。”康里巎巎的父亲不忽木,自幼学书,师事理学家许衡,为元代著名的诗人、散曲家。曾拜翰林学士承旨,平章政事,官从一品,深得忽必烈赏识。历仕世祖、成宗二朝,以儒为本,匡扶治政,声名卓越。康里巎巎的母亲王氏,是一位出自名门、具有“懿德”的大家闺秀。《松雪斋集》卷七《不忽木神道碑》载:“夫人寇氏、王氏,皆鲁国夫人。冦氏前卒,生子回回,今为淮西廉访使。王氏,御史中丞、蓟国文正公寿之女,生子巎巎,今为集贤待制。”
康里巎巎深得家传,博通群书,刻意翰墨。初授承直郎,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楷法虞世南,行草宗钟繇、羲献,旁及米芾。草书犹得钟王笔意,劲圆豪雄,笔画遒媚,转折圆劲,刚健洒脱,豪放不拘,颇有晋人气韵,在元代后期影响很大。其学书极其用功,传云可以“日写三万字”,令人惊叹。《元史•本传》云:“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翅金玉。” 在文学方面,由于文集已经散佚,康里巎巎的作品存者百无一二,今所得辑录者,计:文11篇,诗6首。书法上,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康里巎巎学生众多,如:王余庆、金哈剌、陈达、王桂、詹希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