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傅抱石《东山丝竹》领衔佳士得“近现代书画”专场(组图)

傅抱石《东山丝竹》领衔佳士得“近现代书画”专场(组图)

2018-05-15 10:09 文章来源:佳士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重要亚洲私人珍藏(拍品编号1291-1292)

2

傅抱石(1904-1965)

《东山丝竹》(局部)

设色纸本 镜框

103.3 x 29 cm.

估价:港元 26,000,000 - 35,000,000

展览:

“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展览”,2002年6月至12月,巡回展览于上海、香港及台北

出版:

《名家翰墨》第十九期,两岸珍藏傅抱石精品特集,翰墨轩,香港,1991年8月,第123页

《名家翰墨》,傅抱石历史故实,香港,翰墨轩,1995年12月,第44页

《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十七家作品集》,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2年6月,第57页

《傅抱石画集》上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第66页

《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傅抱石精品画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26页

叶宗镐,《傅抱石的世界》,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04年12月,第226页

《傅抱石全集》卷二,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63页

本幅《东山丝竹》是傅抱石抗战时期人物画的佳作。傅抱石1940年代的人物画不少取材自汉晋隋唐历史人物,借古讽今,寓意深远。本幅以东晋谢安为题。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聪慧过人,器度不凡,名重于时。早年无意宦游,朝廷屡征,皆以病辞。隐居于会稽之东山,纵情声色。后国家有难,挺身而出,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威仪外着,时人比之王导。太元八年(383年)符坚攻晋,谢安为征讨大都督,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符坚而名垂青史。

此幅融合傅氏对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他在近代绘画技法的潜心钻研。傅氏27岁时已对古代书画进行系统深刻的研究,写出《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深得徐悲鸿的赏识。此幅构图平衡,技法多样。上段树叶水墨浓染,铺天盖地,笔皴有力。下段东山迭嶂的背景则以澹朱色渲染,若隐若现。谢安座席上弹古琴,两位歌伎分列前左右,一吹笛,一拨阮,三人不仅在构图上达至平衡,在意境上亦达到主仆合鸣的境界。傅氏在人物画中使用中锋笔尖描写精细的线条。此技法显然受到东晋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的影响。傅氏利用高古技法描写东晋高古人物,可谓相得益彰。除此之外,傅抱石将写意笔法与工笔笔法乃至工笔重彩结合起来,开创人物画创作的新方向,他以游丝描勾勒衣纹,同时加入散锋笔法,表达人物的动势和姿态,配合人物面部神情的细微变化。傅氏融合古近画法,成就独一无二的艺术高度,《东山丝竹》乃是他40年代人物画的代表之作,象征着傅氏在中国近代画坛的高超地位。

香港私人收藏(拍品编号1413-1425)

本收藏源自“希穆先生”之旧藏。根据研究资料,希穆先生乃广东梅县人士,与林风眠为同乡。此收藏亦以林氏作品最多且精,其中亦有部分作品是林风眠写赠其梅县同乡人士,如林风眠中学老师梁伯聪的作品及赵少昂写赠林风眠之作品,见证各人友谊。此收藏之特色在于作品均为上世纪40年代于重庆所作,当中包括众多跟随国民政府迁往巴蜀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战时由北平艺专及杭州艺专合并组成)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教员,包括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丁衍庸、徐悲鸿、赵少昂等。除此以外,亦有国民政府要员,如邹鲁和梁寒操之作品。七十载后再回顾这些作品,国民政府要员、艺术家们战时齐聚重庆的景象仿佛重现,他们以诗书画交流,纪录战时重庆文艺圈的一点一滴。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