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法
1.取法
曾国藩书法源于深厚的传统帖学基础,他习字极其勤奋,不管是驰骋战场,还是赋闲在家,都不忘翰墨之乐,他对于子女临习碑帖要求极其严格,这在他的家书中有记载。
曾国藩是以文治武功名世的,书法对他来说实乃余事,不论十年寒窗苦读,还是在京为官,甚至在沉重的军务中,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练习书法。曾国藩充分利用在京师13年的便利条件,广为交游,博览群书,深入细致地学书治学。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记载曾国藩言语:“余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亦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又云:“余既奉欧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身处咸、同碑学广播之际,曾国藩理所当然地受到碑学影响,但作为庙堂重臣,正统的书法审美趣尚也同时左右着他。因此,他选择欧阳询、李邕、柳公权,既不失庙堂正格又具碑之刚健;至于取法赵子昂、董其昌,则受皇家正统趣味之感染。这种审美选择也颇为合乎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外圆内方。他的书法浑厚顿挫,骨力内蕴而不失遒媚。其书法风格不拘一体,保持着多样化的风格面目。其转益多师,尤其喜好何绍基的书风。经常与何绍基探讨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