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
时间:2018.4.28-2018.10.15
地点: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古不考秦汉以下。”说起考古,人们常想到的是史前碎玉、三代吉金乃至秦砖汉瓦。人们观赏这些遗物,生怀古幽情,因此可以感受到三代古意与汉唐气象。这样睹物怀古、物我两忘的玄妙体验,在盛唐以后却少了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宋以来文献蔚为大观,明确的记载限制了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宋以来传世品不可计数、真伪莫辨,它们辗转浮沉于收藏家乃至名利场之中,少了些古意,多了些烟火气;再加之大众文化野蛮生长,光影情节的背后,历史却渐趋虚无。于宋元明遗物中访古寻真,似乎变得矛盾且艰难了。
好在近来燕园中有一个展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推出了“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年考古成果集中呈现。作为重头戏,本次特别展出了宋元明各时期陶瓷考古发掘成果,使得各朝名窑产品汇集一堂。观众徜徉于各展柜间,观南青北白,赏官民并举,如同跨越时空,静静倾听瓷器诉说史书失载的历史。
进入宋元明考古展厅,眼前的一切会让参观者起疑:以往看的陶瓷展,展品好像刚刚穿越到现代,完美无瑕,流光溢彩;而眼前的陶瓷,皆是残片碎器,瑕璺密布。实际上这正是陶瓷考古的特点,古代窑址的考古发掘,所获多是瓷片与窑具。器物虽然残破,却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首先因其出自考古发掘,数量巨大且丰富,故而真实可信;加之遗物都有明确出土地点与层位关系,不同时期的瓷片能够相互缀合,一个窑址的兴衰之象,因此一望便知。本次展出的瓷器,在陶瓷史上都留有印记,或为传世不见的孤品,或为史书失载的遗珍。展品丰富难以概说,试举数例以飨观众。
越窑在唐代曾执青瓷生产之牛耳,与邢窑齐名,并称为“南青北白”。在当时即有诗人吟诵,如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而其珍品“秘色瓷”,更是历代著录不绝,极尽渲染。如周煇《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不同时期的越窑产品如何?“秘色瓷”是怎样产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随着对寺龙口越窑址的发掘,这些问题才得以解答。厚重的地层如同一本巨著,记录了各时期越窑生产的方方面面。本次展览的秘色瓷,虽然与匣钵窑具粘连,却因此凝结了历史,使人窥知当日秘色瓷生产方式。这次发掘还发现了众多以往鲜为人知的“余姚官窑”。《中兴礼书》记载,靖康之变,宋高宗在仓皇南渡之后,仍不忘举行明堂大礼。在庙堂祭器尽归女真的情况下,高宗降旨由余姚府烧造部分礼器。因此我们在此时的寺龙口窑址的南宋层中,意外发现了大量仿三代礼器造型的产品,器形端庄周正,古朴典雅,在本次展览中亦可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