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古琴:不应消失的美丽(组图)

古琴:不应消失的美丽(组图)

2018-06-20 11:45 文章来源:音乐基础知识课堂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498a4d2305d440c99bf09f84b717693

为何会出现这一情景呢?一方面,“文革”期间,华夏大地难闻琴音,丝弦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优质丝源不稳定、固有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规模化等原因,丝弦的生产处于艰难维系的状况。无弦可用的琴家,只好研究突破之道。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民族乐器琴弦袭入一股西化之风,胡琴、琵琶、古筝、三弦等乐器,纷纷将传统丝弦换作了钢弦,古琴走上钢弦之路也势在必行。然而,钢弦的诞生其功德在于一举解决了琴家用弦之急需,使古琴文化传承普及不致弦断音绝。但是,钢弦诞生后,丝弦市场迅速被钢弦占领,因此也在不经意间把传统丝弦传承逼入绝境。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