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组图)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组图)

2018-06-22 13:46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13世纪,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开启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漫长旅程。最终,他们来到了遥远的中国。彼时的中国,处于元朝忽必烈的大一统之下,马可·波罗一行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盛。17年后,他们回到故乡,此时的威尼斯开始酝酿一场伟大的文艺复阿兴,并最终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三大中心之一。13至16世纪,像马可·波罗一样往来奔波于欧、亚之间的西方人,成为连接中西的桥梁,中西文化由此带来的交流和碰撞,是否能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一个动因?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走进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和南8展厅,在《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中,你会找到答案。

中意两国38家博物馆,200余件(套)文物珍品——作为一场盛大的文艺盛宴,在国博举办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荟萃了诸多珍宝。既有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也有受到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方物品,例如,中国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罗盘、针碗、航海图和船只模型;青铜器、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充满西域风格的唐代陶俑等。展览也通过意大利早期的文献如《马可·波罗游记》《通商指南》《世界地图》等反映早期意大利旅行家和传教士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此外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倪瓒《水竹居图》,故宫博物院的《宋人耕获图》等。展览旨在还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国艺术中的西方影响,呈现出不同文明之间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兼收并蓄的千年史诗,揭示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

1、这是一条商品交换的贸易之路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着中国与欧洲的古代贸易要道,犹如沙海上的行舟,把东西方两大文明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中国与罗马帝国这两个代表古代文明最高成就的伟大古国,从对彼此茫茫然一无所知,到偶然、零星地跨越千山万水相遇,在青铜、玻璃、丝绸等遗存上,留下了交流的痕迹。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将罗马帝国的庞贝古城覆盖。公元18世纪中叶,经考古工作者挖掘,庞贝重见天日。展厅里的这幅《花神芙罗拉》即发现于古城中一所别墅的卧室内。花神身着丝绸,衣袂飘飘,尽显曼妙妩媚的身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李军介绍,《花神芙罗拉》身上薄如蝉翼的丝纱就是来自中国的丝绸,古时《罗马文献》曾记载过中国丝绸的奢华贵气。

这幅壁画创作于公元1世纪,而此时的中国正是汉代。汉代中国的丝绸织造技艺已达到极为高超的境界,出土于新疆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迄今仍令世界叹为观止。本次展览展出的是同样出土于新疆的彩绣云纹香囊。刺绣因较织锦更为费工,所以更是成为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汉代的刺绣技术很高,绣工在飞针走线之际,还会对底样做出适当的修正。刺绣的题材也很丰富。这件香囊在深色面料上以红、黄、绿色丝线绣出花朵纹及变形云纹,绣工相当熟练。

如同丝绸之于西方,乃贵族专享之物,玻璃之于中国,也是权贵的专属品。作为西方舶来品,在当时的中国能享用玻璃器物的,绝非一般人。展柜里有一只北魏时期的网纹玻璃杯,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确实其貌不扬,却有非凡的身份。专家说,它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黑海北岸地区产品。它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而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名门望族,其势力之强,非一般家族可比。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