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姜俊(专栏作家):山水、风景和景观——补偿之辩证
风景在中文里是对于英文landscape的翻译。Landscape源自于德语词Landschaft,schaft这一后缀意为对一块土地的创造。在其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神创论在语言中的体现。中文里,山水则是山和水之组合,交融,形成千上万种风景的可能之形态。在此,世界的起点不是创世主的单方面主动行为,而是在无声无息的阴阳互动和交合中慢慢展开。由此,我们在西方风景概念和中国的山水一词中看到了本质上对世界不同的两种理解——世界是被创造的?还是悄无声息地生成。
所谓创造,发展到现代,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可以被主动的人所征服和改造的客观材料。它试图简化世界的多样性,并通过单一的理性标准衡量一切。日本哲学家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追述了从明治维新开始的现代化过程。现代化带来的思维上的转变使人不再从追求人伦和天理合一中去描写周遭,而是从定点、运用焦点透视,以我为尊地把周遭看成静态的客观现象,并加以描绘。
19世纪的欧洲如同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时期,以风景为主题的绘画成为都市人心灵的安慰。对自然和原初的回归成为了都市人向往的乌托邦,但它又充满着悖论。人们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城市的便捷、舒适及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又控诉着生活的异化和快节奏所导致的窒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