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聪明的古人!3500年前辽西人已经开始种水稻(组图)

聪明的古人!3500年前辽西人已经开始种水稻(组图)

2018-07-05 08:06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阜新务欢池沟渠墓葬出土陶器 资料图片

位于辽宁西部的阜新市紧靠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多风少雨,十年九旱”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个干旱少雨的地方3500年前竟是“灌溉水渠纵横交错、稻浪翻滚”的地方……考古专家在该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发达水渠,经研究发现,这里是我国北方较为完整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

“至此,我国稻作农业向北传播的东、西两条北上路线已基本摸清。”阜新市博物馆馆长胡健告诉记者,东线从长江下游地区出发,沿海岸线和近海北上,在距今7400年至6400年的北辛文化时期到达连云港地区。在此后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稻作文化沿海岸线继续北上,到达山东日照、莒县及蓬莱一带。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酝酿,稻作农业从胶东半岛经庙岛群岛抵达辽东半岛。传至辽东半岛的稻作农业,一部继续北上到达阜新地区;一部沿海岸线东进至朝鲜半岛,继而南下至日本列岛。

“最可能为灌溉稻田的水渠遗迹”

务欢池遗址是1991年6月在配合阜新闹德海输水管线工程沿线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1992年4月9日至11月末,对遗址北部涉及输水管线施工段范围内的遗迹、遗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经过勘查,遗址大体范围以务欢池镇县职高为中心,南至务欢池河,北至阜彰公路,东至程家屯,西到镇东大桥,覆盖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遗址面积较大,但文化堆积薄而单一。

曾任辽宁省考古队队长,现任省考古学会理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辛岩对记者说,这次发掘共揭露出沟17条,加起来总长约245米。从已经揭露出的沟看,仅是其中的部分段落,纵横交错的沟仍向四周延伸。沟为人工挖修成上宽下窄、两壁斜直的倒梯形,沟底为平底。沟内淤满了淤土。沟内淤土,根据土质、土色划分堆积六层,分别为黑灰土、黄褐土、黑土、黄褐土、黄土、黄灰土。从其揭示出的沟宽窄、深度上看,可分大沟、中沟、小沟。它们又分东西、南北走向,纵横交错,相互连通。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