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江成之
《双持轩》,江成之
张遴骏(篆刻家、江成之弟子):
我是1971年10月进上钢三厂的,进厂不久,参加了厂工会美工组的活动,先是学美术,画素描速写,又是学书法,大饭厅外有个诗画廊,经常陈列职工的书画作品。也是在这时,读到以样板戏唱词创作的《新印谱》,见到了江先生的印章,当时未署名,但只觉得那几方浙派的作品与众不同,特别精彩,虽不知是谁所刻,但心向往之。
后来,厂工会美工组的杜家勤老师组织工人刻印组,缘此认识了江成之先生,这才知道这些心向往之的印章就是江先生的作品。江先生话不多,那时刻印小组就从创作开始,内容有革命歌曲唱词、法家人名等,记得第一套就是《我为革命多炼钢》,还在朵云轩(当时叫东方红书画社)展出过。这些作品都是用简化字刻的,刻印组每周活动一次,布置任务,修改印稿,有时我写好印稿来不及等到下一次活动,就跑到江先生的办公室去请他改,有时一天会跑几次。一定要到印稿完善了再动刀,刻完了给老师看,有时问题多会重刻,有时他会动刀改一下,有时还会稍微磨一下再改。一段时间后老师见我们有两三人比较专注学篆刻,就约我们星期天到他家去,悄悄拿些原拓印谱给我们看,有的还允许我们借回去钩摹。在艺术上,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稍不满意就要重刻。他还不让我们学浙派,更不要学他的风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上钢三厂工人篆刻组的名声在上海渐渐响了起来,参加了不少展览和活动。方去疾先生在编《新印谱》第三辑时,就把上钢三厂工人篆刻组的四五位成员吸收了进去。
说到上钢三厂工人篆刻组,其实在“文革”前就成立了,江先生是1959年进上钢三厂的,进厂不久,厂工会美工组的杜家勤老师就了解了他的篆刻特长,在厂里组织了篆刻组,请他指导。上世纪60年代初,篆刻组创作的一套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就被精心装裱,作为上海工人代表团的礼物远渡重洋送给日本有关方面。“文革”初期,因运动篆刻组的活动停顿,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又恢复活动,也正是我进厂后的一段时期,因此,篆刻组的两段时期,第一段我没有参加,第二段我全程参与。每次专题创作,江先生也有作品参加,其余大多经他指导修改。直到“文革”结束后,篆刻组的活动仍然坚持,书法杂志试刊号上,有篆刻组一组坚持毛主席遗志的印章,正式出版后的第二期,有一组新国歌的组印,都是我们刻的。上钢三厂工会还为江先生举办了个人篆刻展,尽管布置陈列相当简陋,但在当时还是受到职工的热捧。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先生、杜家勤相继退休,篆刻组集体创作的活动渐渐少了,但作为个人创作还是坚持着。后来,上钢三厂每年举办职工艺术节,有职工书画展,每次都有篆刻作品展出。厂工会也举办过篆刻学习班,江先生也曾来辅导。
经过江先生的培养,篆刻组不少成员取得了成绩。当然随着世博动迁和企业改制,上钢三厂作为生产企业已不复存在,当年的成员也星散各处,不少已退休。但据我所知,现在还在动刀的至少有四五位,还经常一起切磋。其中,加入西泠印社的有我和李文骏,还有徐国富后来虽离开了上钢三厂,但他当时也是篆刻组的骨干。一家工厂出了四位西泠印社社员,恐怕在社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如濮茅左当年也是篆刻组成员,后来到上海博物馆,成为古文字的专家。成员中有加入中国书协和上海书协的,也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或从事其他领域工作的,但不论是谁,对篆刻组的这段经历,都是非常留恋和难忘的。
江先生对于我个人,更是有厚恩的,他手把手教我学篆刻,迁居后又把浦东的住房留给了我。《江成之印集》《履庵藏印选》《履庵印稿》编成后,又嘱我作序。先生晚年由于身体原因很少刻印了,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弟子们的成长,每次带了印稿去请教,先生总是认真地审视,提出不足,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甚或几个字,却总是点中要害,有时还会让你去翻哪部印谱参考哪位印家的哪方作品,让人惊异于他的思路敏捷。2001年,我受上海书画出版社之约,编辑《吴朴堂印举》。我知道先生与吴朴堂为同门,过从甚密,吴朴堂经常以近作印蜕相赠,日积月累有300多方,先生贴成了一本册页。一次探视先生时,我流露出想借此册页去扫描,先生当时未表态,讲完此话我就很后悔,此时先生已卧于病榻,很少下床,不该再打扰老人家。几天后,先生又住院了,但出院后没几天,先生让师母打电话给我,说册页已找出来了,让我去拿。捧着这本册页,我不禁感慨万分,先生对后辈的期许和厚爱尽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