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忠,《解读戴安.阿勃兹No.8》,170x130cm,2017年
原标题:姜建忠:图像泛滥的时代,具象油画仍在抒发内心
“‘象外’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邀请展”(7月12日-19日)这些天正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这个以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家为主体的具象画展遴选和集结20位画家的90幅作品参展。展览试图以多样化的风格面貌呈现他们执着的学术坚持和深切的问题意识。在当代艺术强势合围和数字文化的语境下,具象绘画何为?
上海美院具象实验工作室的学术带头人、油画家姜建忠在接受专访时认为:“上海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轫地,也是油画艺术从样式移植到滥觞传播的重镇。我们今天谈的具象表现主义,并不旨在摩拟自然,而在抒发内心,这就与摄影拉开了距离。"
绘画未死:艺术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早在摄影术发明的时候,就有人宣称“绘画已死”,如今随着影像、3D、人工智能等的相继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是怎样的一批人在继续坚守油画的实践和实验?
姜建忠:其实西方在提出“绘画已死”理论的时候,也提出了“电影已死”、“诗歌、戏剧已死”,然而很明显这些领域至今都活得好好的,都有空间。因此,艺术的发展不完全是线性的,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潮美术把当代艺术的概念引进国内后,有关“绘画已死”的讨论实际上便出现了。
我以为,油画是西方的一种“语言”和文化,引入中国也就100多年,一切需要时间。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后来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因此说,文化可以转移、流变,成为另外一种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补充。从总体讲,油画的形式也在慢慢的地融入国人的欣赏范畴和艺术竞争当中,也许绘画在中国还处在“青春期”。同时西方绘画也在不同程度“回归”,像培根、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里希特,图依曼斯的作品在西方还是有很高学术地位的。这也正如小提琴和钢琴一样,如果演奏的内容和时代相关、和人的生存体验相关,那它的生命力会一直延续。现在国内还有一大批人依旧在坚守油画,这是与他们的生存经验和审美需求有关,尤其是学院出身的艺术家。其实,很大程度上“绘画已死”是针对当时西方照相技术的诞生而产生的,因为摄影术出来以后,很多人担心绘画的功能被照相机替代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印象派之后的大量绘画,包括我们今天谈的具象表现主义,并不旨在摩拟自然,而在抒发内心,这就与摄影拉开了距离。所以,至少在中国绘画远没到“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