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壁画:五髻乾达婆或五髻童子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正是20年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对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人员与洞窟内揭取痕迹进行反复核对与测量,并将揭取壁画的洞窟和壁面进行三维立体扫描,现在大部分壁画已经找到了其所出洞窟及被切割的位置”。此次展出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图数量达137幅,同时还将展出两个复原仿真洞窟,其中的38窟是首次公开展出还原效果。同时展场内还借助VR技术让观众能体验彷如亲临四个洞窟。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首次展出了木木美术馆近年来陆续购藏的三件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包括“龟兹王后头像”“五髻乾达婆(五髻童子)”“天人头像”等。
“龟兹王后头像”系木木美术馆创始人之一的林瀚于2016年从日本辗转购得。这幅壁画描绘了一位造型和设色都极为优美的女性头像,她脸上若有似无的微笑在穿越千年之后,仍带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壁画背面题有德国探险队的精确题记,与哈佛大学博物馆馆藏克孜尔壁画题记拥有高度一致性。可推测其为1914年德国探险队第四次赴克孜尔石窟科考时由冯·勒科克切取,并带回德国。冯·勒科克曾将包括这件壁画在内的部分文物出售给美国各大博物馆及美术馆,经多次可考的辗转后,这件壁画长时间停留于日本,并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赵莉经过长时间对比研究后,确认此为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主室前壁左侧下部龟兹王后头部像。
壁画“五髻乾达婆(五髻童子)”所表现的人物头生五髻,瞠目怒眉,唇色深重,耳饰硕大,有典型的异域特征。壁画背后有德国冯·勒科克探险队的两次题记,一为外框题记,一为石膏内部题记。关于其身份目前仍存争议,有推定为乾达婆,即佛教中以音乐与香气等缥缈之物供养佛祖的神;也有根据同类壁画题材推定为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