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明代的活化石:贵州屯堡(图)

明代的活化石:贵州屯堡(图)

2018-07-30 13:29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四、小桥流水天龙屯

我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天龙屯堡,这里几股泉水汇集成为小溪流,有的绕行于村寨,有的穿过田地,成为洗衣做饭、浇灌农田的主要水源。

走进天龙屯,最抢眼的是屯堡妇女的服饰。服装颜色多为蓝、绿、藏青、藕荷色,各种色调皆异常纯正,可见其染织水准。他们一律的宽袖镶边大襟衣,色泽清朗,以宝蓝色为主调,大襟镶有带花纹的花边,具有不可掩抑的独特魅力。领口、袖口、前襟边缘,均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织锦丝带系扎,两端垂于膝部。她们头上全都包着白色或青色的头帕,头帕上,常常覆着一张色彩迥然的头巾。

天龙屯堡,有的妇女两鬓梳了两绺鬓发在耳畔,成凤头状,向额前微展发绺,重心则向后倾斜,头顶分两路,中间又再梳独立的一绺,有人称其为“三把头”或“凤阳头”,历史上曾经以此发式把她们误认为“凤头苗”。

1902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受派遣前往苗族聚居地贵州作田野考察。他一路向西,抵达处于黔中地区的平坝县饭笼驿(今天龙镇)。

在这里,鸟居龙藏看到一群装束奇特的妇女:她们身着青蓝色服装,宽袍大袖,衣长过膝,腰间系着黑色的丝绸腰带。更奇特的是她们绾起的发髻上,一撮头发突起,插着凤凰状的头簪。向导告诉他,这些人是苗族的一支,叫作“凤头苗”“凤头鸡”。

然而,鸟居龙藏的学识提醒他,向导的说法不可信。经过研究,鸟居龙藏在他的著作里断言,“凤头苗”不属于苗族,而属汉族。鸟居龙藏认为,凤头苗的祖先们,是“为了国家而落户在偏僻之地”,“在贵州中部所形成的汉族地方集团,成为凤头鸡由来的起因。那些变成了土著的屯兵的子孙,也就是今日的凤头鸡部落”。

鸟居龙藏的判断,并未形成定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深入云贵高原考察,他也注意到了凤头苗这个族群。经他考证,鸟居龙藏的意见是正确的。凤头苗的打扮看似怪异,其实是受到兄弟民族影响的明朝汉服。凤头苗就是汉族,因为他们多居住在屯堡里,故被命名为“屯堡人”。

由此可见,移民的汉人,随着漫漫时日,在公众视野里,已经淡出,渐行渐远。

在天龙镇,我在一位老年妇女身边坐下,她异常干净,笑容可掬,宝蓝色衣襟很宽大,头的两鬓梳了发绺,似成凤头状。她左手腕上戴了玉镯,中指带了金戒指,袖口隐隐露出手表。她正在小摊前穿针引线。我好奇地问:“你还能穿针?今年高寿?”她说,今年88岁了,还看得见呢。她说她是南京人,祖上来的天龙,也弄不清几十代人了。她的发音,与贵州人发音平翘不分不同,她带有卷舌音,阳、上、去三声与安顺话趋同,第四声显高,语速偏快。这种语音被称为“堡子音”。她小摊上全是出自她手的针线活,菱角、香包、小麒麟、绣花手绢……全放置于一个圆型的大竹盘里,五颜六色,清清爽爽。

后来,我来到一个“驿茶”前歇脚,这驿茶也挺讲究。纯木结构,飞檐翘角,“驿茶”木牌为一位名人题写,两边立柱上挂有楹联。上联“吴侬软语似春风”,下联“驿茶飘香暖心田”。江南后裔,一目了然。我刚在驿茶前的木椅子上坐下,驿茶的女主人就端来一杯苦丁茶。女主人身着藕荷色大襟,头包白色头帕,头帕后面挽着发髻,并用银色细练簪绕髻一圈。她黑色的长裙特别引人注目。质地厚重,类似丝绒,带有亮色。她的丝绸腰带很宽,腰带缀着精致图案,有动态的蝴蝶、飞鸟,从后面打着结。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

《安顺府志》中对当地的服饰有如下描述:“屯军堡子,家属虽之志黔,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依此可见当地的服饰是以当时中原地区服饰为主流。

当我离开“茶驿”准备付钱时,女主人笑道:来我这里歇脚,茶是不收费的。

屯堡妇女这种讲究、精致的穿着打扮,是日常生活便装。听说婚丧嫁娶装、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魅力。

眼前是整洁的石巷、石桥,耳边有潺潺流水声,悠悠的清风,山雀在枝头一传一递地啁啾,居民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在平坝的天龙,让我想起朱德荣作曲的《山里江南》:山青翠/水碧蓝/平坝有个小江南/小桥杨柳/石栏杆/依稀又见秦淮岸……

五、缅怀祖先的地戏

从安顺辐射到周边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普遍出现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地戏。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故称之为“地戏”。它属于中国傩文化的范畴,具有傩俗崇拜、傩坛特技部分特征。

地戏是军傩演变而成,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粗犷自然、憨直拙朴。有唱、念、做、打表演,抑、扬、开、合、挡、架、翻、窜种种形式,有专门的戏服、面具和道具,剧目以古代战争题材为主,如《封神》《楚汉相争》《精忠传》《薛刚反唐》《三国》等,主题多为宣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仁义忠孝,教化功能十分明显,在戏剧史上被称为“活化石”。

地戏演出所戴面具,屯堡人称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核心部分,是屯堡地戏的象征。

在整个跳神活动中,除服饰是自己准备外,脸子、野鸡毛、锣鼓,包括跳神期间的生活费用都是民间集资。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恪守迁移地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安顺当地先民们爽直、勇敢、热情的文化个性融入其中,同时又将中原地区的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是在长期文化、习俗交流融合中,创造出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屯堡地戏体现了屯堡人历来的悲壮生活,屯堡人也以此凝聚自身的力量。在内容上征战是地戏唯一的主题;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戏的特征;英雄崇拜贯穿于地戏演出的始终。从演员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是对当年朱元璋孔武有力、驰骋沙场的怀想、遥望。

表演中,演员均戴有木雕面具,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征战沙场的将士形象。一场表演,犹如再现一场真实的战争,给观看者的感触更加直观、震撼。军屯文化对安顺当地艺术的渗透、影响自不待言。

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与安顺地戏抬汪公极为相似,可谓一脉。

地戏演出时间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约三至七天。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祈求一年的好收成。另一演出时间是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

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有男女角色之分,无男女声腔之别,剧中角色边说边唱,也就交待了剧情。

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格斗。演员巧妙地将古代战争的骑兵、步兵的厮打格杀,衍化为具有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还使用真刀真枪搏杀,勇猛逼真,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使惨烈的场面透着阳刚之美。

一曲地戏就是一部征战史书,将一个个征战故事呈现于观众面前。

地戏内容比较单一,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赞美诗篇。既没有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清官断案戏。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

结语

屯堡文化是外来文化的强力嵌入,构成了有异于当地民族的特殊“亚民族群体”,并形成一个个移民孤岛。

屯堡人拥有征服者、胜利者姿态,既不愿(也难以)融入当地民族之中,长期沉湎于难以变更的自尊。这种自尊,也让他们更难以进入当地主流,当地民族毕竟地广人多,犹如汪洋大海,孤岛移民的自卑心理油然萌生,他们形成了自尊与自卑兼有的心态,对外封闭、对内融洽,形成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保护和研究屯堡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因为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需求。

贵州屯堡文化,傲然特立600年,具有道不尽的历史况味。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