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北京城自古以来被作为政治中心,就是因为这种风水战略的格局!

北京城自古以来被作为政治中心,就是因为这种风水战略的格局!

2018-08-09 16:36 文章来源: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古人形容北京雄伟的地理形势说法很多,像战国时的苏秦、汉朝的司马迁、唐代著名的风水师杨益等,他们都有过高度的评价。归结起来就是:北倚山险,南控江淮,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北京自古以来之所以能成为军事重镇、政治中心,就是因为这种利于发展和控制的风水战略格局。

它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东三面都被山环绕着,山脉连绵、大小有名者近百座。就说西部山地,从南口的关沟,到拒马河一带,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大致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太行山从山西经河北至北京南口,绵延数百里,是北京的龙脉,拥护而围绕着它。北部的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是一个有着若干个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地势由南而北呈阶梯状逐级上升,而后进入蒙古高原。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相交,历来就是兵家要地。向东面直达渤海海滨,这两条山脉在南口附近交会,形成了一个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所环抱的平原即北京小平原。这样就形成了古人说的那种格局了。

而且自古以来,联结北京有三条大道:一条向西北,穿过南口峡谷联通蒙古高原;另一条出古北口,进入东北平原;第三条沿着燕山南麓到达辽河下游平原。这三条道路就把北京城与中原、东北和蒙古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北京就是中心了,所以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这里。金人说: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他们确实是看中了北京龙脉要冲是地理环境。元代的人也都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重要。他们选择在辽金的基础上建大都,这是认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地势的交汇点上,又君临南方,进可以扼控全国,退还可以骑上快马,一溜烟跑回他们的老家去。到了明朝,朱元璋攻下北平后就想把都城放在这里,只是大臣们都认为这里是元代的亡国之地,王气已消尽,不宜建都,所以暂时没动。而明成祖最终还是把都城定在了这里。这是个明智之举。有人说,明末政权江河日下,大厦将倾,这是明成祖迁都北京造成的,是北京的地气不好。这是没有道理的。明代在北京经营了200多年,虽然遭遇了英宗被俘、武宗被围阳和、李自成围京师几次灾难,政局一直不稳,但原因不在地理方面。出那种结论的人忘记了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的因素。

什么意思?就是明政权到了最后衰败了原因不在北京的王气尽了,而在统治者本身的所作所为失去了民心。如果不是这样,它怎么能坚持200多年?后来的清朝又怎么能继续在北京呆上近300多年呢?

还有就是要考虑居中,就是居天下之中。过去不是说“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吗?北京就是这样。这是控制天下的必要条件。不管是夏王朝,还是商王朝,还是后来的汉,唐,都尽量考虑都城要能够便于控制整个国家。可是居中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并不是说要完全地就处于整个国土的中间。哪有那么正的?再说又不是在一个平面上来考虑问题,山河阻隔,就要考虑山河的因素。所以这个居中是要从能控制天下的角度看的。你看西安、洛阳、开封等,基本都是在那这个时期居中的地区,特别是交通的一个中心枢纽。交通如果不便,你再居中也不起作用。因此,首都在选址当中,地理形势、地理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

就全国来说呢,北京恰恰处于艮位上,天下万山都成于北,天下万水都宗于东。在这个地方建都,实在是万物成始又成终的好去处。就因北京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所以朱熹说:“冀都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又说“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从这个角度看呢,开封也好,洛阳也好,还是关中西安、江左的南京,都比不上北京。忽必烈定都北京了,这是从大势着眼的。你想想看,蒙古再强大,毕竟是个少数民族,要成为“天下”共主的泱泱大国的首都,大势的选择必须从全国着眼。拥有如此优势的北京,当然是国都的理想地方。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