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古人与现代人都在追求艺术化的生活(组图)

古人与现代人都在追求艺术化的生活(组图)

2018-08-14 14:53 文章来源:艺术商业  作者:孙璐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

清代赵之谦用双钩法钩摹的宋拓本《刘熊碑》

(石碑雕刻于汉代)

华艺国际拍卖 2018 春拍

古人艺术生活的产业链

除了以上归纳的和古物直接相关的艺术消费模式,古人其实还会在各种所谓的“文娱”活动中消费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不仅会形成“产业链”式的艺术生产和消费关系,某种程度还为产业链中的从业者提供了薪资与名望。

乾隆皇帝的审美眼光常被今天的网友误以为是“农家乐”,但其实他也十分推崇古雅的艺术品位,在这条追求古代艺术的产业链中,乾隆皇帝更可谓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例如乾嘉时代颇为流行的“访碑活动”。皇帝本人对汉代古碑上的汉隶文字十分感兴趣,当时的达官显贵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即展开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像是“文化旅游”性质的“访碑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等地大批千年以前的汉代古碑得以重见天日。时任河南巡抚还以“百金”的酬劳,聘请善写汉隶的书法家钱泳,来为乾隆皇帝的贡品题写汉隶。也许这在今天看来,是不甚光彩的行为,但在当时,一个未入世的读书人,能够得到百金酬劳的情况,无疑显示了优秀读书人可以依靠文化产业谋生的情况。甚至到了“碑学”大盛的晚清,今天在拍卖市场上让人们熟知的赵之谦等人,也还以研究、复制古碑为毕生的追求和谋生手段。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