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2018-08-25 19:19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微信图片_20180825184342.jpg

展览海报

前言 

氤氲沉郁 意象万千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陆秀竞生于浙江绍兴,长于杭州,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正是在杭州,广泛的文化汇聚,精英的思想碰撞,对于浙江山水画正脉的传承与拓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文化资源的优厚,无处不在的大师遗风,皆对陆秀竞先生等浙江画家产生深刻而悠远的影响。陆秀竞的山水画艺术远溯石涛、石谿,先后汲取黄宾虹、顾坤伯、陆俨少等山水画家之所长,并师法造化,足迹遍及中国的江南水乡、名山大川、雪域高原,亚洲的其他国家,以及美洲、欧洲等。他的运用手法善于根据描绘对象而多有变化,不拘一格,颇具创新。对于南方山水的描绘,他得心应手,喜以近于黄宾虹式的笔墨展现雁荡山、江南水乡。其自如流畅之笔法,苍郁拙朴之墨法,造就笔底烟霞,纸上云烟,使画中水墨酣畅、淋漓氤氲之气象呼之欲出。在其作品中,郁郁苍苍,雾气茫茫,水与墨色,相生相伴,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文人山水意象。值得称道的是他不囿于成法,不泥古,以传统丰厚的底蕴和素养,以文化包容的胸怀和宏阔的视野领会、对话西方20世纪视觉艺术革命的形式与意味。在抽象与构成中找到与中国画章法相契融的表现语境,以自己的努力为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新作出贡献。很高兴为陆秀竞先生这位在中国画创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三方面均有建树的艺术家举办画展。相信先生千岩竞秀的画境一定会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与思考。

用心作画 以情造境

邵大箴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陆秀竞的画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朴实无华而富有情趣和气韵。画家,尤其是采用传统水墨语言的国画家,都懂得画不在形似,而在于传神和有韵味。陆秀竞的绘画创造之所以在画界和观众引起关注,受到广泛的赞誉,正是在于他不仅有坚实的造型和技艺功力,有熟练的技艺,更有丰厚的艺术修养。他主攻山水,兼善花鸟。几十年来,他在艺术上有一以贯之的探索:勤于写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搜集素材,用心作画,诉诸于真感情,表现真趣味。由此平实的艺术追求和艰苦的探索,铸就了不同于他人的画风,在画坛自成一格,作品受到业界和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好评。理论家们常用“真趣”“模糊”“朦胧”等词彙评论陆秀竞的绘画语言,因为这正是他绘画的风格特征。陆秀竞独特的笔墨语言也包含了许多值得研究技艺元素,如他驾驭水和墨的技巧,善于用大水量的破墨和泼墨的技法,制造画面墨气氤氲的效果;根据描绘景色特点和画面的需要,他在笔墨虚实、浓淡、繁简之间驰骋自己的才能。陆秀竞笔下的山峦、树木、云彩、瀑布……在不同画面都各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各有自己的风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这说明,他不断从生活中吸收灵感,补充新鲜养料,绘画作风生气勃勃。在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而有十分低调的陆秀竞,还在勤奋的探索中,相信未来他还有更新更优秀的成果向世!

百舸争流 千岩竞秀

盛葳 《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 

百舸争流,千岩竞秀,陆秀竞先生的中国画具有多种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在跨越50余年的个人艺术史中,从新浙派山水的传承到现代风格的创造,陆秀竞进行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和新艺术风格实验。陆秀竞1942年出生于历史悠远、文化繁盛的浙江重镇绍兴,自幼受到江南山清水秀的感召与熏陶,1962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得以在顾坤伯、陆俨少等现代中国画大师门下求学问道。在名师的指导下,青年陆秀竞开启了对中国画历史经典的研究,对现代中国画的创作实践,并结合自己的个人基础和地域性艺术特征,形成了早期烟雨朦朦、水墨淋漓的绘画风格。旅行经验和边疆文化也持续的影响着陆秀竞的艺术。西北的辽阔气势为他提供给了雄浑的力量、丰富的色彩、高远的境界。旅居国外的经历则为他提供了崭新的视觉经验和丰富的创作题材。神州大地、世界各国的多重影响渐渐让陆秀竞的笔墨走向变革和创新,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征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广为吸收古今中外对自己创作有益的经典因素,从而造就了他百舸争流、千岩竞秀的艺术品格。也正是因此,尽管山水是他主要的创作和研究领域,但他同时也兼善花鸟和书法。大山大水耗时费力,是硬功夫;小情小景怡情养心,是软需求。对于他来说,二者的并行合一是一种完善,既是对艺术的完善,也是对人生的完善。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