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田世信老师致辞
策展人刘礼宾老师进行专场导览
主题“感同身受”的“丰富”延展性
“感同身受”的惯常解释是在你、我感知的相通性的角度展开,同时是一个表达感 激之情的成语。 策展人刘礼宾说:“如果我们将其拓展开来,在你、我之外引入艺术作品,将艺术家和作品 的关系,观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纳入其中,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这个成语的内涵。”
这个“丰富”,一方面意在揭开艺术家身体与作品材质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体觉);另一方面意在凸显艺术家在作品表面的细致处理所带来的特殊观感乃至触感(色醒)。对这两点的强调期望唤醒作品的和观众的共鸣关系,这个“共鸣”,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视觉愉悦,而是作品对观众全身心感知的一次调动,使其“感同身受”。
展览艺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本次展览重在从艺术的感性本体出发,展示雕塑家在生命体验与造型语言方式上的关联,汇集的作品透溢出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艺术家在拓展雕塑材料媒介的同时超越材质的常见属性。二是在表达物象的同时超越物象的表象,直抵自我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