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根植传统之土开出创新之叶 ——张克鹏的书法艺术(图)

根植传统之土开出创新之叶 ——张克鹏的书法艺术(图)

2018-09-14 09:37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信然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克鹏作品

若把中原大地的古今书法家比作一个大森林,那么张克鹏便是这片森林中的一棵树。扎实的基本功,使这棵大树深埋在传统的土壤中。

张克鹏出生于豫北太行山下,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酷爱书法——凡走到一地,总要先看当地的书法。家里没钱给他买纸和笔,他就在地上画、石头上写,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张克鹏是在自我琢磨,自我练习。最开始写《九成宫醴泉铭》 ,后来写《曹全碑》 《乙瑛碑》 ,一写就是五年。 《曹全碑》 《乙瑛碑》的开合结构,在他思想上打上了深刻烙印。再后来,他又写《泰山石金刚经》 《张迁碑》 , 《泰山石金刚经》的苍茫厚重, 《张迁碑》的奔放自由,都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0年春,张克鹏有幸认识了书法家冯志福。冯志福告诉张克鹏: “搞书法得根据书者的性情、爱好来,书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帖,先作潜心临摹,熟练之后,写出自己的风格。 ”并建议张克鹏先临写颜真卿的《争座位帖》 ,再写《爨宝子》 ——颜真卿很大气,其作品也大气; 《爨宝子》拙中见智慧,拙中见力量。张克鹏隧买了这两本字帖,开始勤奋练习。在不断地临习摹写过程中,张克鹏逐渐喜欢上了《爨宝子》 ,他觉得《爨宝子》真正是拙中见巧,极丑极美,非常契合自己的性格。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他对《爨宝子》的结构、笔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摹。掌握了其诀窍和规律,达到了熟烂于心,出神入化的程度。

书法没有创新,只能成为一代书奴。但创新路在哪里?这曾经困惑着张克鹏。他问过许多书法老师,最后结论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打破传统。打破传统何其难?古代碑帖,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的努力推敲出来的,其科学性、合理性都无可挑剔。想从古人的肩膀上走过去,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分析、琢磨,张克鹏想出如果把隶书的结构,特别是《张迁碑》的结构和《爨宝子》的笔法结合在一起,势必产生凝重、奔放的艺术效果。经过反复研摹、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把《爨宝子》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诀窍,将二者风格结合,写起来洒脱、大气、奔放、自由。在章法布阵上,他又杂以郑板桥的“乱石铺街” ,广泛吸收古人。从而他的作品,既带有古代文人气质、雅兴,又有现代审美的快感。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