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大唐西域记》故事及其图像在丝路的流传(组图)

《大唐西域记》故事及其图像在丝路的流传(组图)

2018-09-26 11:57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陈明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克孜尔石窟克孜尔石窟 图片来自网络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 图片来自网络

在犍陀罗、阿旃陀石窟、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丝绸之路上著名的艺术圣地,历代艺人雕刻与绘制的佛教本生、譬喻、因缘、佛传等类型的故事不知凡几,极大地推动了佛教在丝路沿线的传播。《大唐西域记》不仅为有些故事提供了一个地理坐标,而且该书的创作年代(646年)本身就是一个时间节点,因此,将丝绸之路上流传的这些故事图像与《大唐西域记》中的内容相互印证,梳理相关故事的传播网络,这对我们深入理解这些故事的流传具有一定的意义。

以下以独角(一角)仙人、睒子、须大拏三个本生故事的图像为例,略为梳理相关图像在天竺、中亚和中土的流传情况。

1:独角仙人故事图像的流传
独角,又称一角(梵文Eka-???ga)、鹿角(梵文??ya-???ga、巴利文Isisi?ga)。他是鹿母吞食迦叶仙人洒落在水中的精液而生,天生就头上长有一角。他生活在山林中,自小苦行,威力无边,威胁到帝释天的宝座,帝释天派遣天女下凡诱惑他,破坏了他的道行。他还具有强大的祭祀能力,能主持求子祭祀大典,被国王派遣美女诱惑出山。独角仙人的故事分为求雨、求子两类,不仅见于巴利文《本生经》,也见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等文献之中,与佛教和印度教均有交集。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独角仙人故事非常简短,“昔独角仙人所居之处。仙人为淫女诱乱,退失神通,淫女乃驾其肩而还城邑。”其中突出了“驾肩而还”这个特色细节。这一情节在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卷十七中有所体现,即:“仙人言:‘汝不能行者,骑我项上,当项汝去!’”该故事在《经律异相》卷39中转引为“独角仙人情染世欲为淫女所骑”。日本《今昔物语集》卷五第四篇〈一角仙人被负女人从山来王城语〉中,也描述了一角仙人背负女人摇摇晃晃地行走的细节。所谓“驾肩而还”(“骑项上”)的细节具有特别的动作效果,也是辨析该一故事图像内容的一个明显标志。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