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朱浩云:以史料为依据 漫话曾熙曾孙曾迎三(组图)

朱浩云:以史料为依据 漫话曾熙曾孙曾迎三(组图)

2018-10-09 09:00 文章来源:新浪  作者:朱浩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附图3.2010年台湾举办《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李瑞清书画特展》现场

附图3.2010年台湾举办《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李瑞清书画特展》现场

附图4。曾熙(前排中)与张大千(后排右一)、王个簃(后排中)等友人合影附图4。曾熙(前排中)与张大千(后排右一)、王个簃(后排中)等友人合影

今年9月22日,在上海名家艺术研究会换届选举的晚宴上,我又有机会与迎三兄见面,他告诉我现在又发现很多曾熙资料,以后还要增加充实,估计新增年谱字数突破百万字指日可待。他还告诉我,他手头还有10多本书、画册在编辑,我听后顿觉迎三兄太厉害了,如果用著作等身的学者来形容他恐一点都不过分。坦率地讲,因为张大千让我开始了解曾熙,因为迎三兄和王中秀合编的《曾熙年谱长编》让我感受了曾熙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敬佩迎三兄的学识和执着。(附图3、4)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一般父辈是名人,子女研究父辈的不乏其人,但像曾熙和曾迎三相隔四代,后人还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潜心收集和研究祖辈的实不多见。要知道曾熙是清末民初举足轻重的文化艺术名人,与李瑞清为中国艺坛双子星座,世称“曾李”。

尽管当时与其相关的资料、书籍、图片及物件不少,但毕竟距今时间久远,特别是曾熙晚年处在社会更替、军阀混战、战争连绵的时代,加上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很多有关曾熙的作品、资料、物件等早已散失或是损毁,所以,现在要收集有关曾熙的资料图片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迎三兄怀着对曾熙的崇敬和顶礼膜拜,知难而上,多年来,迎三兄走遍海内外各大拍卖会,遇上曾熙作品或是与曾熙有关的作品,比如有曾熙题跋、或是友人赠送曾熙、与友人合作作品等他都会竭尽全力去竞拍,遇上特别心仪的往往会不惜资金,志在必得。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