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大洋洲艺术令人着迷的是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组图)

大洋洲艺术令人着迷的是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组图)

2018-10-12 08:18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钱雪儿(编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布满纹身的雕像,约18世纪或19世纪初 ?Five Continents Museum, Munich

大洋洲的原住民艺术滋养了欧洲现代主义,却为大洋洲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冲击。9月29日,展览“大洋洲”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举行,这场展览呈现了曾为欧洲人带来灵感的大洋洲艺术,包括绘画、雕像及传统服装。“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编译了《卫报》评论员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的文章,在他看来,大洋洲艺术令人着迷的不止是它本身,更是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全球流行文化的进入,大洋洲的本土艺术逐渐趋向同质化。

大约在1900年左右,一位艺术家描绘了一名女性,她椭圆的脸蛋看起来很抽象,长而刻板的鼻子将脸一分为二,她坐着,两腿分得很开,而创作这一作品的艺术家并不是毕加索。

这个木制雕像由位于西太平洋的今帕劳共和国的一位岛民创作,它和1907年毕加索在世界另一端的蒙马特画室里所作的革命性油画《亚威农少女》中的一名女性惊人的相似。《亚威农少女》中也有一个蹲着的女性形象,它们面具一样的脸几乎一模一样。在这个历史时刻,巴黎与太平洋之间存在着“量子纠缠”,以至于两地的艺术家竟能制作出几乎一样的图像。

当然,名利双收的是那些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他们所收藏的大洋洲艺术作品也被载入史册,作为他们创造性灵感的“原材料”。如今,漫步在皇家艺术研究院那些来自太平洋的令人沉醉的雕像之间,我想要更坦率地去看待整件事情:毕加索和大洋洲艺术家作品中的相似点并非巧合。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展览处处都是被“现代主义之父”们“偷窃”的艺术。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