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看不懂的英国风景画(组图)

看不懂的英国风景画(组图)

2018-10-15 08:34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建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奥尔巴赫《大熊座的起源》

吉尔丁《切尔西的白房子》

奥尔巴赫1931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8岁时逃亡英国,父母被纳粹所杀。童年痛苦的逃难经历,使奥尔巴赫在心理上对他的老师邦勃格有关“苦难伟大的艺术才是人类社会需要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认同感。他的作品深受表现主义大师柴姆·苏丁的影响。浓重的色彩,对视觉效果近乎野蛮的渴望,画作中蕴含着激情和力量。他们的绘画都受到欧洲传统绘画的熏陶,更受到鲁本斯、伦勃朗、夏尔丹和库尔贝等画家的影响,但又在个性与经验的驱使下,展现出不同的笔墨追求与画面气质。奥尔巴赫更加倾注心血于油彩本身的质感。有形的机理、无形的力量,相互交织,抽打着画面。

具象的形状在他的反复刮擦中,散去了外形,只留下油彩在画布上挣扎的痕迹。他每天从早画到晚,一周画七天,固定不变的行走路线,从住所到画室,再从画室默默走回住所。如果你有幸获准造访他的画室,总能看到他拿着刷子,在画布上挥舞着。纵横交错的笔触,揉搓拉起,翻滚颤动,一笔一笔地消融掉固有的形象。稍有不满意之处,立即刮掉,重新开始。多次的反复刮擦涂抹,使每一次上色成为下一次上色的基础色,层层叠加上去,每一层依稀可现,最终筑垒起饱和丰富的机理。在这幅《大熊座的起源》中,线条在拖拽与扫抹之中,或柔和,或尖锐,或跃动,或潜伏。颜料本身的色彩美、肌理美和可塑性发挥到了极致。画家不再表现风景中景物的质地,而一心回归到颜料本身的质地。整个画面既在他的掌控之中,又随着他的执拗而处处戳动人心。

另一位画家纳什笔下的风景显出与奥尔巴赫截然不同的构造与用意。他的风景中常有山、海岸、飞鸟,但总是让人有一种坠入奇异梦境的感觉。完成于1938年的作品《梦中的风景》深受意大利“形而上学派”画家乔治·德·基里科的影响。画面中巨大的镜子与屏风的空框架,仿佛是人的灵魂投射在幕帘上,应和着30年代欧洲大陆上由达利及马格利特等人刮起的“超现实主义”旋风。

这也能叫画?是的

——观念艺术与行动中的风景

奥尔巴赫探索油画本身质地的同一时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风景画的版图中崛起了另一股力量。许多英国艺术家将风景视为一种载体,以表现二战后整个人类社会的新变化。彼得·兰宁运用大尺幅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方式描绘所有英国人所熟知的康沃尔乡村景色,他大胆挥洒的笔触,表现出家乡的土地、海洋和天空中蕴藉的原始力量。他选用的颜色均具有象征意义,如黑色代表矿井和死亡,红色象征生命与危险。

前面这些作品,尽管不好理解,但毕竟还是画家一笔一笔画到画布上的,到了展览结尾部分的《霍兰公园大道习作》,观众简直要怀疑马克·博伊尔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不是画,这是一段真实的伦敦街道,被不折不扣地复制下来。博伊尔与家人一起从家附近的地面上收集了相应的碎石子,用树脂混合颜料,粘在了一块大画板上。他们创造出如此直观的作品,这正是观念艺术开始大道其行的年代。比博伊尔更敢干的理查德·朗及伏尔顿等后起之秀,索性放弃了绘画的手段,用摄影和文字将亲身经历过的风景,一一记录下来。

在71件艺术作品编织而成的时光长廊中,我们领略了英国风景画近300年的历程。无论每个人对墙上的“风景”观感如何,但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英国艺术家们的艺术风格、学识及兴趣点有多么大的差异,他们仍旧深深迷恋于“风景”这一主题,依旧渴望心灵在风景中自由地飞翔。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