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弘一的绝命之笔,解读不一。笔者认为,“悲”当是悲天怜人的情怀,“欣 ”则是弘一对于人生的领悟吧。
四、评价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的一生在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造诣,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赵朴初评价弘一法师的一生:“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夏丏尊说:“宗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叶圣陶在谈到弘一晚年的书法时曾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李叔同的才华之高,成就之大,面积之广,学生之多,实属罕见。我们从这些言论和诗词中,似乎可以找到“问君此去几时还”的答案。
五、结语
散文家余秋雨在《庙宇》中写道:
李叔同,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又以音乐绘画,刷新故国视听。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突然晴天霹雳,一代俊彦转眼变为苦行佛陀。娇妻幼子,弃之不见,琴弦俱断,彩色尽倾,只换得芒鞋破钵、黄卷青灯。李叔同失落了,飘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师,千古佛门又一传人。
《庙宇》对李叔同赞赏无以复加,但有一点,笔者要问:这位弘一法师失落了吗?弘一自己则写道:“草积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他观天地生物气象,而兴仁民爱物之怀。
李叔同不论身在红尘,还是看破红尘,他都没有消极,就书法而言,从他那里,我们不难读懂“书为心画”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