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带出土的佛饰器
云南、四川、江浙等长江沿线胡人俑
湖北鄂城出土的西晋瓷佛像为单体,单独佛像的出现,表明佛像已由黑暗的墓塘步入了宫中书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三)佛像步入宫中书斋
佛教由表及里,真正渗入中国人心中,或有赖于魏晋玄学的兴起。名士孙绰《道贤论》将七位僧人与竹林七贤相比,即表明这些僧人在当时文人心中的地位。由是大量文人崇佛,除三国间被孙权召入宫中作画的曹不兴外,卫协、顾恺之、陆探微、戴逵等具擅佛画,甚至连晋明帝司马昭也“最善佛画”。
曹不兴见“西国佛像仪范写之,故天下盛传曹也”、“佛画之祖”“曹衣出水”,这种特点实质上就是印度秣菟罗风格的“U”形通肩衣式样。于二世纪前期,三世纪初送达吴地,这在时间上是相通的,曹不兴是U字型通肩衣在中国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曹不兴的弟子——西晋卫协,亦是冠绝当代,被称为画圣。“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其尤擅《七佛图》。卫协是绘画史上最早画七佛的画家,表明七佛思想已在吴地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