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彦
何桂彦,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批评家、策展人,现任教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现任四川美院美术学系副主任、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学会委员、重庆雕塑协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有欧美现当代艺术、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等。曾在国内学术期刊《艺术评论》、《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艺术当代》等发表批评文章70余篇,共50万字。2008年以来,先后出版个人著作与编著13本,如《走向后抽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建构之维:当代艺术家个案》(副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前卫的没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社会剧场:参与与共享》(副主编、重庆美术出版社、2017年)等。
2004年以来,曾策划数十个当代艺术展,如:“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社会风景”——当代艺术邀请展、“当代雕塑的方位”——2013年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主题展策展人)、“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神话、叙事、想象——当代艺术邀请展”、“形式乌托邦”——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形式表达与文化观念、“叙事中国”——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社会剧场”——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展等。
关键词:二元对立 改造 融汇 核心 共识 学术规范
最近这几年我们确实感觉到跟乡村有关的各种艺术节做得比较多,把这个放在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改造、社会变革里面,在我们过去这40多年,我个人觉得,除了80年代初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农村开始,整个1980年以来的所有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和城市,我个人觉得是一个二元体,不是说二元对立吧,至少是农村在二元对立的话语中是边缘、想象、遗忘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去思考这个背后隐含的社会冲突或矛盾,或者改革进程中它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大背景我的一个看法。
这几年确实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会出现很多重要的艺术事件跟农村发生关系,在座很多老师都比较了解,比如说璧山计划,璧山计划最核心的东西是改造,对乡村的改造,包括北京的艺术家在甘肃做了一个义工计划,包括艺术村、美术馆,我们看到中国艺术里面有一波艺术家,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一种介入式的、改造式的,把乡村作为一个社会艺术生存的情景。而且这次参展艺术家中也提出一个参与,包括去年我们做了一个社会剧场,不局限在大地,可能包括乡村,包括城镇,包括社区,包括一些公共空间,在这个区域当中,我提出来的主张,它既不是一种改造,也不是一种参与,而是一种共享和互动,从这个角度讲,我就想说的是,当艺术介入到乡村,当艺术作为一种媒介进入的时候,艺术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一个装点,是一个陪衬,是一个点缀,还是一个策略。与此同时还涉及到另外一种关系,艺术家在创作主体在农村和场地发生关系的时候,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意思呢?就像当年乡土绘画一样,艺术家是高高在上的,我是文化精英,农村也好、土地也好都是被我描述的,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互动,也就是说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的,一个是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艺术主体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大众之间的关系。艺术节作品非常有意思,背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就让我去思考,当我们把艺术介入到乡村,把艺术跟大地进行融汇以后,它最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在地性,没有它本土的关系,之间没有血脉的关联,我觉得这个艺术只是一个点缀,它实际上不跟这片土地发生关系,然后就是把这个作品放在美妙的环境当中,它也仅仅是一个看和被看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这个问题成为今天中国当下诸多的公共艺术也好、乡村改造艺术也好,一个共同的问题,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样的艺术,它的法则一定跟我们学院里面做的雕塑,一个城市雕塑或者美术馆的作品,完全是两回事儿。这个问题是一个共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未来发展当中有没有可能大家形成一种学术共同体。批评家和策展人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参与的艺术家之间对于公共艺术能不能形成基本的共识,艺术家我也觉得有基本的共识,还有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还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机制推动这个行业往前面发展,不是那种零零星星的,能不能在今后就这些项目当中能不能形成一个基本的学术规范或者大家形成一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