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初油画 《新禧》。这是一幅充满中国味道的油画,它吸收了民间艺术,又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装饰效果。周碧初把纸糊的兔子灯、鱼灯、五颜六色的炮竹以及神态各异的无锡惠山泥人放在一起,构成了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充满生趣的画面,浓烈的色彩中蕴藏着内心对新一年的期盼。作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家, 周碧初将中国传统与民俗的很多东西与西方技法相融,抵达了某种全新的清雅境界。
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定便开始学习和领悟印象派画家对自然光色的研究,重视室外的写生,坚持外光作业,基本每周外出写生一到两次。他曾认为生活不仅给了自己丰富的创作内容,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艺术表现,推动着艺术风格的发展。
1981年,在广西侗族山寨满屋烟雾的宅子里,哈定惊讶于眼前所见的这样一种气氛——建筑物里里外外被烟熏黑,反倒显得气势峥嵘。他感到这样一种气氛是轻盈、透明的水彩画常规表现方法难以表现的。他于是尝试着在水彩画中用钢笔加深轮廓线。
1983年,哈定赴西藏写生,决意刻画珞巴族一位老猎人的形象时,他发现水彩画的表现碰到了新课题,以往轻盈的勾勒似乎很难表现这样一位人物健壮如虎的身躯,黑里透红的肤色,粗牛毛织成的外衣。他于是尝试着在水彩画中加重色彩,放大笔触,使画面在不失水彩明快、流畅的特点下,产生重彩与强力的效果。
日后的新疆之行,再度开拓了哈定的视野。他曾这样回忆这次采风:“雪山怀抱中的帕米尔高原,景色神奇,塔吉克族人民生活俭朴,热情而好客,孩子们在高原阳光下游戏,我觉得既新鲜又动人。”哈定的代表作——大型水彩画《帕米尔高原上的花朵》,就是在这次采风中完成的,选用具象和抽象肌理的结合,准确捕捉到大漠原野开阔苍茫的气息。
《哈定文献》揭示,如果把哈定的艺术发展线索梳理下来,会发现“写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事实上,写生不仅是学院教学方式的一种,也是艺术在民间传播的途径。
海派艺术长河里还有这些名字,有的长久被遗忘,等待着人们的发现,有的耳熟能详,等待着人们的再识
周碧初:他贡献了西方艺术同中国精神相结合的可贵范例
与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常玉等同为第一代留法艺术家,周碧初(1903-1995)却似乎是一个被遮蔽已久的名字。他的油画注重冷暖对比与色彩构成,贡献了西方艺术同中国精神相结合的可贵范例。
1920年代,徐悲鸿在巴黎学的是新古典主义。这是一种非常体系化、学科化、早已进入博物馆的艺术类型。而当年周碧初在巴黎学的是印象派、点彩派。它们好比今天的当代艺术,热门、流行,却尚未被奉为经典,甚至受到争议。在法国高等美术专门学校,印象派画家欧内斯特·洛朗教授不但在绘画技巧上给予周碧初帮助,还引导他关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日后周碧初的艺术创作历程,可被视为现代主义艺术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尤当到了晚年,他画老虎鞋,画黄山,将中国传统与民俗的很多东西与西方技法相融,抵达了某种全新的清雅境界。他的画中充斥着粗细相间、长短不一、疏落有致的点,更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点苔”,更多地由“绘”变为“写”。笔触从紧窄处拖带出来,仿佛得了元人水墨山水画的逸趣,形成具有其独特用笔的油画笔法。沿着这条路,周碧初完成了自我的超越,也完成了对印象派、点彩派等西方技法的超越。
张充仁:这位“东方罗丹”,以面对面的雕塑写生展现过硬技艺
很多人认识张充仁(1907—1998),是通过赫赫有名的“充仁画室”——这间私人画室前后存续长达30年,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事实上,张充仁更是一位值得被美术史记住的雕塑家。他可谓首位进入欧洲并受到高度赞赏的中国雕塑家,有“东方罗丹”之称。
过去国内考量近现代雕塑史上的贡献,大多以纪念碑、大型公共雕塑等占据公共空间中有影响力的作品作为入选的标准。这些作品长久地置于户外的公共空间,自然而然给予观众很深的印象。而一些小型的架上雕塑,展出之后可能很快就被人遗忘。张充仁的作品大多属于后一种,其中不少作品富有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比如《恋爱与责任》《清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做的面对面式现场写生雕塑。张充仁给很多名人如齐白石、马相伯、密特朗都做过这样的雕塑,这种过硬的本领和精湛的技艺在中国近现代雕塑史上不多见。
张充仁早年在土山湾接受教育,日后凭借水彩画方面的成就获得庚子赔款,留学比利时。起初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留学时,张充仁学的是油画。由于在油画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体积感,显示出对于形体结构的敏感,他引起了雕塑名家隆波教授的注意,很快便转学起雕塑。这条路也正是罗丹走的。雕塑最忌没有体积感,张充仁的雕塑则正体现着结构上的严谨与扎实。当年,他搭的雕塑架子不仅常常成为班级的示范,他也曾单独完成一尊人体巨像,这件雕塑至今屹立在比利时首都的百年宫顶。
陈逸飞:对于宏大历史题材的艺术探索,让他在美术史站稳脚跟
陈逸飞(1946-2005)似乎缔造了一个大众熟知的商业传奇,他的“水乡”系列、“仕女”系列等作品在拍卖场上屡创高价。而在学界看来,陈逸飞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其实更在于他在一系列宏大历史题材作品中进行的探索,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恰到好处。并且,这些作品的创作完成是在他走上艺术商业化道路之前。
1960年至1980年,被认为是陈逸飞创作激情最为丰沛的一段时间。1960年,14岁的他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正式与艺术结缘。1965年起,他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从事专职艺术创作,曾任油画组负责人,直至1980年选择赴美留学。这20年间,陈逸飞创作了不少重大现实主义历史题材作品,但没有像摄影般如实还原历史照片,而是不忘执着探寻艺术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