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201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长林丰草——庆祝丛文俊先生七十寿辰师生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展览截止时间是12月20号。
开幕式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原《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李刚田,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原中国书法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俊,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主任高庆春,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副主编张公者,《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辽宁书协副主席张世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教授徐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朱天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综合处处长张百成,吉林兴云阁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兴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王登科 主持开幕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致辞
北京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致辞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金梁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丛文俊 致辞
前言
业师丛文俊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研究、创作、教育于一身的书法大家、著名学者。先生先后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教育奖、艺术奖,并以其精深博洽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范,儒雅而独特的书法风格而饮誉当代书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丛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史研究的开拓者与书法批评理论的构建者。丛先生的书法史研究主要体现在书史通论和断代、个案两个方面。书史通论涉及了整个书法史及各个时期的重大问题,诸如:书法史学与文化含义,规范正体、实用草体、装饰性书体的性质及用途,汉字书写的艺术化历程,隶书正体化与八分艺术化的区别,草书体书法艺术的自觉与“翰墨之道生焉”,魏晋出土文字遗迹的分类、性质与学术意义,魏晋士大夫书法风尚之真实状态,“兰亭论辨”与《兰亭》真伪,北魏崔卢二门楷法的传承与魏碑体的形成,历代书体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民间书法和非自觉书法问题,等等。这些涉及书法史上的重大关节和要害焦点,通过丛先生的挖掘、探讨、研究,不但给书法史增添了丰富、鲜活的内容,而且也为解读书法史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方式。丛先生在先秦书法史断代研究及一系列个案研究中,借助于对先秦史、古文字的优势,厚积薄发,独辟蹊径,填补了先秦书法史研究中的空白,确立了先秦书法史的框架,理清了先秦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科学的总结阐释了先秦书法的演变发展规律及不同地域、不同书体特征的某些现象与要害问题,其研究方法可谓当代书法史研究的一种范式。丛先生在书学理论方面亦有诸多建树,尤其体现在书法批评词语及词群谱系的发掘、探讨与阐释,以及对古代书法批评方法诸多类型的概括总结与要义揭示上,也为当代书法批评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概而言之,丛先生的书法研究建立在历史学、哲学、美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学科中,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思维活力,独到的眼光与视角,巧妙而理性的抽绎问题的方法,体现出“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学术气象。先生的书法研究往往从具体的书法现象和文本体裁出发,对其潜在的书法内涵和文化意义进行深入的阐释,从而表现出其独立的文化关怀和理想取向。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结论,无不充斥在其书法史学、书法理论以及书法技法、书法教育等一百六十余篇论文和十数部专著中,构成了当代书学研究较为完整的体系,也代表了当代书法学者的研究高度。以丛先生的众多成果和在当代书坛产生的影响而论,当代中国书坛学术研究上开宗立派的“丛学”已经形成,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完善和明晰,而其学术意义亦会愈加凸显。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丛先生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家。丛先生是真正的艺舟双楫者,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双峰并峙,先生以学术而不断滋养、提升了书法创作,又以书法创作上的会心自得而不断升华了学术研究,这也是丛先生的书法能不断注入新的创作活力、时出新境的原因。丛先生的书法成就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诸体兼工。丛先生书法创作上的全面性,是基于书体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与体察,所以其不仅对主流性书体有精准的把握,并体现了自我的个性风格,还对过渡性书体如秦汉简帛书等隶变过程中的书体以及地域性书体如战国楚系文字等,都能随手拈来,并统摄于笔墨性情中。自先秦古文字至后世各类书法遗迹及书法现象,先生无一不通,并有独到的见解,这也是先生书法创作能各体兼工精能的原因。其二,在古体书法创作上的高度。丛先生是国内较早取得古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者,丛师于著名古文字学家姚孝遂先生,在古文字方面的造诣当代书坛中堪为翘楚,古文字字形在先生的笔下毫无隔碍,并且能依文词内容的客观审美需求对字形结构进行随机应变地调整,也显示出在古文字专业方面的高度,如甲骨文书法创作,对字形及风格的择取充分体现了对甲骨文分期的稔熟。先生笔下的古体书法不仅具有形象性,体现了古文字原始构形的涵义,还强化了书写意味,使古体书法隐晦而单纯的笔法在其精微的笔墨表现下,变得笔意清朗,饶有美感。先生的古体书法并不是单调肤浅的以笔师刀、以笔摹形等,而是不断地对古文字字形进行择取、改造、优化,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感受,并形成了极具个性的笔墨语言,在当代古体书法创作中具有领先的突出地位,可以说其成就不让于清贤。
展览现场
其三,题跋书法的卓立不凡。近十几年来,丛先生作了大量的题跋书法,主要分两类:一是古代画像石、画像砖及造像石刻、碑志拓本上的题跋;二是自作书法作品中的附记性跋语。前者多指向学术,内容包罗万象;后者多体现于书法见解与创作感受。丛先生的题跋中反映了其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考证功底、独特的思维视角,而其文言文体的轻松娴熟,语句的凝练、优美,让人感到胸含锦绣,文思飞涌。先生的跋文书法小字,多以金文、隶书、行楷、简帛书题写,皆是先生所长之体,在自然书写状态下从容而出,雅正而逸气纵横,用笔精劲,不激不厉,尽现风规。并且有时一纸之内不同书体分次一跋再跋,而相映成趣,协调中更具变化与生动。丛先生的题跋书法是对书法形式及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在当代书坛文化缺失的背景下尤能显示出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展览现场
丛先生更是堪能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是一位卓然不凡的书法教育家。先生以授学育人为第一职责,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学者的求真风骨,师者的仁慈宽广胸怀。丛先生在书法教育上的贡献与特色体现在:一是创建了吉林大学书法专业,是较早开展书法研究生教学并形成硕士、博士、博士后教学体系的书法人才培养的重镇,为当代书法培养了众多的学术理论及教育人才,现分布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及书法专业研究创作机构中,成为活跃在当代书法理论与教育第一线上的重要的生力军。这在以往的全国书学讨论会等学术活动中,无论从入选获奖的人数,还是论文的质量与水平,都能充分体现出来,被业界称之为“丛家军”。二是丛先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也是当代书法教育的宝贵财富。丛先生教学中以坚守书学“传统”为基石,将书学传统视为当代书学发展的根源和原动力。认为书学传统并不等于保守和固执,思想与学术创新正是要充分了解古人与传统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突破或有所创见。先生认为用西方理论、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来讨论书法问题的锐意图新精神是可取的,但用之全方位地来诠释和解决中国书法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强调研究中国书法就必须侧重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智慧,强调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利用,并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尤其要求学生对古代书论的贯通及书法史的谙悉,使学生在务“本”上用足了功夫,故能奠定扎实的基础。丛先生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力与想象力,并因材施教,引导治学方向,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已的研究领域与治学路径。三是丛先生积极参与校外书法教育及学术活动,如中国书协组织的一系列培训工作及社会公益性活动,在“国学修养与书法”培训班、“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等培训活动中,都是主要的授课者,将社会作为大讲堂,向全国各地的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传授书法精髓及文化要义,影响了一大批年青的书法人才,德艺双馨,广受推崇。
展览现场
作为丛先生的学生,我们深为有这样一位恩师而自豪,为能亲炙于先生的教诲而欣幸!值丛文俊师七十寿辰之际,为体现丛先生的教学成果,展示“丛家军”的书法创作及学术研究实力,我们自发地筹备了这个展览,并邀恩师参与,一并结集印行。而其中的《丛文俊先生七十寿辰论文集》,亦多为丛门弟子最近所撰写的未发表的学术论文。
丛先生不仅是我们的学术艺术导师,也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更是我们在书法艺术与学术探索之路上赖以进取的精神引领。我们丛门弟子定会自励自强、凝心聚力,弘扬先生之学术思想与艺术精神,为新时代书法事业的发展与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庆祝丛文俊先生七十寿辰书法展编委会
2018年11月
研讨会现场
丛文俊,斋号丰草堂。1949年1月22日生于吉林市。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考古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于多学科的综合考证与研究,在书法史、书法理论研究方面颇具创意和开拓精神。出版有《先秦·秦代书法史》(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书法史鉴》《丛文俊书法学术研究题跋文集》《篆隶书基础教程》等专著、学术文集、教材、题跋十余种,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五十余篇,其中有四十余篇被海内外专业刊物全文转载,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统计,其论文总被引率排序全国“艺术学”前十名。擅长大小篆、隶、草、行等多种书法,长期担任全国各类大展评委,出版作品集多种。
先后四次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获首届“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中青年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奖理论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中国文联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多次应邀到韩国、日本、美国及台湾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讲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