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绿江 仰望之一 丝网 140×80cm 2018年寻找贴合时代的表达方式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首先,在讲工业版画的时候,更多是将工业作为一个题材,20世纪50至70年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人作为创作主体,武钢工人的创作就曾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现象。当然很多艺术家会说,现在的语境已经变化了,不可能回到以前的工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时代,但是工人作为表达主体的诉求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需要、非常迫切的,而且是被严重忽视的。因为现在的艺术更多局限在专业创作群体,工人、农民对于审美与艺术的诉求得不到彰显。但是当代仍然可以做到版画的社会化或者社会切入。可能工业版画本身就带有跟社会劳动阶层和工人阶层结合的关系,能不能在一个新的语境下跟他们的诉求结合起来?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这一次主题也提到了智能化时代工业的一些变化。智能化在创作中不太好表现,大部分作品更多是对机械化时代的表达。当然我们可以延伸版画的概念,比如说从复数性概念去拓展。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以后,怎么找到符合当代表达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媒介的转换。广东有一位艺术家叫刘其敏,用素描和版画很好地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公路的感觉。前不久有一个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劳家辉的展览,用素描和喷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电子虚拟图像的感觉。一个是概念的拓展,一个是如何用既有的工具体现出当下最鲜明的时代感,这都需要艺术家走出书斋,走进其它阶层,对于工业群体和形态有真切的认识,才能找到一个贴合当今时代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