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郑振铎当年如何抢救古籍文物,国家典籍馆与故宫同日展开纪念(组图)

郑振铎当年如何抢救古籍文物,国家典籍馆与故宫同日展开纪念(组图)

2018-12-20 11:5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8年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郑振铎先生一生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上海秘密组建“文献保存同志会”,为国家抢购了善本古籍3800余种。就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之后,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征集小组和北海团城文物收购点,陆续将王献之《中秋帖》等许多文物精品收归国有。且自己又率先垂范,将其多年购藏的六百余件陶俑悉数捐献给了国家。他还倡议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不能购买和收藏文物。

12月19日,“高文有典 美行如圭——郑振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展,国家图书馆此次展出包括郑振铎先生的手稿、藏书印章、珍藏的古籍善本、党和国家授予的“烈士”证书、原文化部褒奖其捐书之功的“褒奖状”等在内的70余件展品,以供观众走近这位文化巨匠,感受其爱书、护书、献书的一生。

同一日,故宫博物院也举行了纪念郑振铎先生的研讨会。

“高文有典 美行如圭——郑振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

展厅一览

展览分为“力挽狂澜铸书魂”“保护征献张书韵”“嘉惠学林振书香”“化私为公续书脉”四个单元,详细梳理了郑振铎先生为抢救、保护古籍而付出的一系列努力。抗战期间,郑振铎在上海倾囊收购流散古籍,并联合张元济等知名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抢购如张氏适园、刘氏嘉业堂等私藏珍本, 1946年他在《大公报》发表《敌伪文物那里去了》,提出收缴文物的重要性、接受敌伪文物程序等建议。这些努力避免了民族瑰宝流失损毁,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居功至伟。

郑振铎先生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笔名西谛。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和藏书家,更是新中国文化和文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生致力于祖国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籍资料。郑振铎先生也是我国近现代学贯中西的文学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史学家、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19岁考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五四时期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与瞿秋白合编《新社会》旬刊。后曾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府,出版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著作,并与鲁迅合作完成《北平笺谱》。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是一名高瞻远瞩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文物工作理顺发展思路的同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全面推进文物调查和田野考古,强调博物馆建设与文物展览工作,积极推动文物立法,制定《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保护古迹、文物办法》等管理条款。此外,他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单位”的创建和管理制度,称其为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