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即将在上海中华艺术宫落下帷幕,其中的“中国美术教育大家谈”邀请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邵大箴、陈家泠先生等共同探讨当下的美术教育。“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此期间专访了84岁的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靳尚谊先生,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践行者,中央美院老院长,他对当下的艺术教育和学生提出建言,他尤其认为,“学艺术是很残酷的,当代艺术、观念艺术是另外一个品种,跟油画没什么关系。现在有一些人就把这个作为油画发展的方向,为了创新,于是搞装置。当代的观念艺术对学生影响很大,但是创新和个性的概念是有差别,但差别是平等的,不同风格也是平等的,我们要研究的是作品的好坏问题,而不是差别问题。艺术家应该老老实实做做学问,不要急于求成。”
澎湃新闻:随着时代的变化,艺术院校的教育形式也有改变,当代艺术也对学院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那您觉得这种变化折射出怎么样的社会现象?您对现在学院中观念艺术的发展怎么看?
靳尚谊:艺术教育已经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所经历的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正面临中国艺术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在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上都有变化。每个学生想表达的东西放开了,可以根据他个人的认识来选择表达的内容并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1953年,中央美院三周年校庆
1950年代中后期中央美院成立了画室,有一、二、三画室,一画室是留学比利时的吴作人领衔,二画室是留苏的罗工柳领衔,三画室是具有民族风格的董希文画室。这些画室风格不同,但都很好。那时候学生选画室完全自愿。最后一画室没人选了,选得最多的是二画室,就是苏派的。因为那个画室有印象派的色彩,画外光、能画多人物的主题创作。当时正需要历史画,而中国早年又不善画多人物的创作。第一代留法的人没有解决很多问题,第一代去学的时候,不可能把西方的全部油画技巧学到手。后来1950年代有人留学苏联,还有了马训班,把油画的三门课,素描、油画写生、创作完整地学到了。但是才刚刚起步,好的作品也还比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