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数千年来如何灵感互鉴(组图)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数千年来如何灵感互鉴(组图)

2019-01-02 10:49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牧戈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游春图》

山水画同样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园林的发展,就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造园和绘画虽是两个并行的艺术门类,但彼此间的关系紧紧缠织。山水画与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或许是无比向往园林中也能横生画意,古代的造园家往往兼具画家的身份或修养。试想,若非良好的艺术积淀,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就不可能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除了计成,明朝的张南垣早年的学画经历,多半为其成长为造园名家而添彩。再如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而且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著名画家石涛也以造园设计著称于世,其设计的扬州片石山房被誉为“人间股本”……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历来如此,有了游刃有余的美学基础,哪怕一块石头、一根树木,在造园者的手上也平添了几分灵气和奇趣。“画中有园林,园林又似画”一语,把中国画和园林之间的逻辑关系说得再生动不过了。说园林“似画”仿佛又限制了园林美感的格局,倒不如说,园林本身就是一幅容纳天与地的画,可以为其他浪漫的发生提供底本。比如,园林的那种曲径通幽的隐秘,恰为古戏曲中才子佳人欢愉相逢的桥段创设了再好不过的背景,而这些多情男女主角的“在场”,也更加增添了园林的生趣和活力,使得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亭、一台、一楼、一阁都跟随幽会于此的张生、崔莺莺们的喜怒哀乐的生命故事一起游舞。

计成造园意识中的“雅”,即不脱离山水的画境与诗文的雅趣。中国园林重意境,重精神,重诗情画意,这种美学境界契合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被赞为“三维的中国画”“宛如画本”倒也不为过誉。画家为园林作画,把绘画的意境和自己的生活融入园林中,这使得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而借助“左文右图”的园林画,人们能更深切地体味园林“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可观、可赏”的美好。

有了界画,那些消失在历史云烟里的中国木质古建,才能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

在繁复的“画家十三科”里,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所谓界画,指的是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常常用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界画慢慢从建筑设计图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新的画科。界画具有极强的工匠性和实用性——从发祥之时开始,它的诞生就隐隐约约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尺寸层叠皆以准绳为则,殆犹修内司法式,分秒不得逾越。”难怪堪称古代建筑行业“圣经”的《营造法式》,也把建筑的设计绘本称为“界画”。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的古代生活原貌,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画师们往往要将建筑的法式内藏于心,比如,南宋的“三朝老画师”李嵩年轻时做过木匠,“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木匠之技帮助李嵩达到了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的境界。

及至宋至元代,界画进入创作的黄金期,其间大师辈出。张择端那幅声名赫赫的《清明上河图》,就属于界画。全画的“画眼”——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木结构虹桥,浓缩了当时汴京城的繁华,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顶点。宋徽宗更是极为推崇界画,不仅把界画列作皇家画院的考试科目,本人也留下运用界画技巧的《瑞鹤图》等作传世。画中飞舞的白鹤下方,庄严巍峨的宣德门就极尽界画功底,几乎可以看清殿脊上整齐排列的块块灰瓦、飞檐上只只瑞兽的造型,以及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到了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人们不难发现,南宋界画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可以依图造屋、准确地掌握形象、风格、细部等表现建筑之美外,还在表现意境、构图上充分体现诗情画意。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