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彩绘的指纹识别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保护关键技术和应用”项目中,针对中国古代彩绘出现病变和古代彩绘的珍贵性、不可再生性和大型彩绘不可移动性等问题,提出亟待解决保护前的彩绘组成和制作工艺识别,迫切需要研究针对性保护材料。通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等支持下长期开展合作;针对古代彩绘文物的关键病害和迫切需求的彩绘检测难度最大粘合剂分析挑战,建立准确可行的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拉曼光谱(RS)、X-射线荧光光谱(XRF)、在线甲基化-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等无损和微量识别彩绘粘合剂分析的标准图谱;揭示颜料对粘合剂老化的催化作用、对粘合剂检测信息影响和粘合剂的光降解、热降解、生物降解机理。
该研究结果具有原创性突破,部分研究结果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揭示古代彩绘工艺、修复历史、真伪识别等提供范例,为深入理解早期彩绘制作技术与工艺、艺术品的真伪判断等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持。
基于彩绘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特点,在吸纳已用保护材料优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构建彩绘保护材料有效性、安全性、耐久性的评价方法,实现保护材料的现场应用。选择研制材料分别在秦陵博物院的兵马俑等多处文物现场进行粘接回贴和加固保护,取得安全有效的针对性保护效果。整个项目经过持续、深入和系统研究,结合材料化学、分析化学、考古修复相互交叉,创新性地进行“建立指纹图谱——鉴定制作工艺——研制保护材料——构建材料评价体系”的中国古代彩绘系列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取得原创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地推动本领域发展,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材料的深入基础研究奠定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