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国画名家李书成艺术的审美特质(组图)

国画名家李书成艺术的审美特质(组图)

2019-02-28 12:0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艺术简历】

李书成,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海南文昌人,出生于海南石碌,全日制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书画家协会主席、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书画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广州文摘报》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课题班李书成工作室导师,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画院副院长、油画雕塑院副院长。

《时代风》国画

在国画创作方面,大胆探索以侧锋技法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所画城市、山水重意趣而非形体,形散而神不散,以情运笔,以笔运墨,笔墨潇洒灵动又不失力度。所绘物象速度感极强,动静结合,都市生活节奏感喷薄而出,完美契合了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山水之趣跃然纸上,宁静而致远。1991年在广东画院成功举办个人侧锋画展,胡一川先生亲笔题赠“梅花香自苦寒来”。《南方日报》评价“李书成侧锋画开创了岭南艺术新天地”。

《都市风》国画

在油画创作方面,学习借鉴法国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的“点彩”技法,探索性地将国画的线条与油画的色块、光影和细节处理方法进行融合,独创出“金属晶体”绘画技法:摒弃传统油画的大面积铺陈,撷取国画写意舒展的线条作“筋骨”,下笔有力、笔画短促、以方见多,借笔下苍劲的力道与简短精干的结构,赋予画中物象硬朗坚固的“金属”感。以笔为刀,对画面进行明确切割,并以油画斑斓绚烂的色块作肌肤,在平面上层层堆砌,形成如同钻石、水晶的立体结构;从整体出发,围绕不同的物象主题对色调和光影不断进行细微的调整,使得色块之间不断变化但又相互紧密连接,如“芯线”般迂回穿梭,呈现出“分而不散”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各个角度之下均如“晶体”般通透、连贯的美感,形成辩证统一的画面逻辑。“金属晶体”技法的运用,可有效提升作品的张力,通过灵活调整金属晶体的大小、形状、色调和光影等因素,营造出或张或弛、或厚重或轻巧、或雄浑或通透等不同质感。

《和谐都市》国画

于1992年至1999年期间创作完成个人代表作品——油画《大世纪》。画作宽6.18米、高2.02米,囊括了20世纪至21世纪期间千余位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宗教等领域影响了中华民族进程的伟人志士。画中人物按照时间顺序,以政治人物为核心,分置于长城、长江和黄河之上,整体构图如一只蜿蜒腾飞的巨龙,场景宏大、寓意深远,视觉冲击力极强,饱含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大世纪》。《人民日报》评价《大世纪》为“见证百年历史,荟萃风云人物,用画笔绘就的史诗”。《人民画报》曾用大版面报道《大世纪》,并评价其为“高处人生、笔透百年”。1999年4月,《大世纪》荣获国家版权证书;2002年获国家邮政总局采用,以明信片形式发行;2007年收录于《广东年鉴2007》。

《黃金海岸》国画

1991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李书成画展”。2006年、2007年,作品连续两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九次、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李书成画展”。2017年,作品入选“北京名家作品展”。自1991年起,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

2009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收藏界关注的中国画家·李书成写实主义油画》。201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李书成画集》。2014年,《美术》以副刊形式整版刊发《李书成油画作品》。2014年,《荣宝斋》以副刊形式整版刊发《2014期刊推荐艺术家——李书成》。2017年,《收藏家》以副刊形式整版刊发《2017年推介艺术家——李书成》。2018年,《荣宝斋》以副刊形式整版刊发《2018年推荐艺术家——李书成》。此外,作品刊登在《美术》、《美术观察》、《收藏家》、《荣宝斋》等国家级期刊和《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报纸媒体上,共百余次。

《海阔天空高楼耸》国画

曾被《羊城晚报》评价为“画坛怪杰”;曾被马来西亚《中国报》评价为“画坛拼命三郎”。2001年被中国文化部艺术市场司、天津美术出版社联合授予“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2003年5月被《经济信息时报》评为“学习‘三个代表’先进楷模”。2004年荣获“首届中国书画收藏双年展”银奖、“中国山水二百家”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山水画四百家优秀作品奖”。2013年1月,《李书成画集》获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2012年度优秀作品奖”。2013年12月,获评广东省民政厅“二0一三年度广东省社会组织模范个人”。2016年1月,作品《寥寥数笔速写人生》获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2015年度优秀作品奖”。2017年1月,作品《一画一世界》获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2016年度优秀作品奖”。

《蓝色都市》国画

书以侧锋  成于积墨

——李书成城市题材国画探微

作者:何平

曾以一幅恢弘浩博的巨型油画《大世纪》(蛰居八年创作而成)驰誉翰苑的著名画家李书成,近年在城市题材国画的创作中,亦取得不俗的成绩。其实,李书成没有远离油画,只是寻求另一种突破。他从油画兼攻国画,非转行也,而是为了来自心源的探索。这种探索,与其说是探索,毋宁说是对自己的突破。他出身科班,有着扎实的素描基础,优异的造型能力。李书成爱思辨,亦爱思变,因为了解自己,故了解自己所追寻的心源之路。

《增展》国画

李书成认为,中国画博大精深,独具民族性与表现力。一张素宣,舐笔和墨,墨含五彩,虚实点染,皆国画特色。书画同源,离不开“三情”:情感、诗情、情境。此为国画核心。思想情感的表现与情绪的表达,均离不开画家对其本体的深层探赜。中西融汇 汲古出新李书成擅油画,油画语言造诣颇深,他曾创造出一种自己称之为“金属晶体”的表现手法,即以短而有力的笔触,形成酷似水晶、钻石般的肌理结构,呈现出切割般的光影效果,近看色块闪烁变幻,远观色调和谐统一,赋予画中物象一种硬朗坚固的“金属”感。

《碧海都市》国画

事实上,西方近现代油画正走在不断沿革的路上:从莫奈的光影到修拉的点彩;从马蒂斯的狂野色彩到毕加索的画面立体组装;从蒙克的表现主义再到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无一不烙上各个时期艺术创新的印记。毕加索尝曰:“我画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肉眼看出的本质。”李书成谂悉西方美术发展史,博采精研,从中汲取养分,进而中西融汇,可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天象》国画

李书成以为,在照相机发明之前,绘画以写实仿真为主,穷形极相,并以形象逼真为最。而当代艺术则多表现感觉、表达情绪,逸思遄飞,随心之所向,描绘理想中的物象和追求,以引起自我和大众的某种精神共鸣。当众多观众对艺术的鉴赏囿于传统之审美习惯,仍停留在“真善美”的认知阶段时,艺术家应冲破这层云海雾障,去寻求新的题材与表现手法。

国画亦然。齐白石常对他的门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先生则云:“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两位星宿意同一脉,谈的就是国画创作不能习师随师,亦步亦趋,抑或临古仿古,泥古不化,而应深入传统,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继承传统、最终走出传统。只有画家不断地探索创新,受众审美的提升与宽容,才能促进艺术事业的长足发展。

《新海和风》国画

李书成出生于椰风海韵的海南省,这个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四季如春,以其温暖宽厚的情怀,哺育着李书成的创作成长。如果说,“金属晶体”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技法,那么,“侧锋积墨”则系李书成对中国画创作手段的大胆尝试。侧锋画法,以水墨为主,重意趣而轻形体,凝其神而散其杪,聚意蕴而略仿真。都说艺术之美除了真情实感外,还需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表现手段。艺术为“壳”,思想为“核”,一幅画不仅承载了画家的思想和认知,而且是画家与观众对话和共鸣的载体,引导人们的欣赏、愉悦和审美思考。

《瑞雪高寒情》国画

李书成曾言:“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强盛地崛起,都市中的高楼大厦何其壮哉,令我感慨非常。于是,便有了高楼大厦的都市题材,在国画的传统中注入了浓厚的现代气息。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写楼则情寄于楼。”

诚然,读李书成的城市国画,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以下三点:首先,他的《蓝色都市》散点透视,虚实布局。想必与其深厚的油画功底有关。近景明晰、中景明亮、远景明了。画面翠拥群楼,鳞次栉比又层次分明。君不见广厦耸立,帆樯点点,海波微澜,予人繁华中寓宁静,恬谧里孕育机遇,每寸热土都百业兴旺,生机盎然。作品的精微之处在于积墨如勾,侧锋走线,重彩皴染,在传统笔墨技法上,再作探索式的尝试。让“蓝色狂想曲”在观者心中激扬。其次,国画《黄金海岸》布局严谨,结构整饬。题材以深圳特区为背景,改革风潮涌动,山与山因形造势,楼与楼连环,岛与岛相扣,遥遥的海岸线宛如长虹卧波,巨龙吸水。夕照映归舟,灯火明灭处,熏风入户时。该画得益于侧锋积墨法,彩墨为主,都市景物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新拓道路恰似缀于滨海城市的飘带,蜿蜒流动的车,是都市人生活节奏时疾时缓的再现。

《源水》国画

再者,作品《海阔天空高楼耸》高屋建瓴,以小见大。从俯瞰的视角去描绘海滨大都会,眼下路网交织,高楼拔地,推土机夷土平地,巨型塔式吊臂为层楼加瓦添砖,特区建设日新月异。李书成的画苍拙厚重,你看不到清秋瘦水的柔弱,古道西风的悲凉,深冬鸦鸣的寂寥。相反,反映当代大题材,描绘都市大气象,书写特区大变化乃李书成国画的一大特色。尺幅上方海天一色,万千幢高楼若小积木般垒向远方,山峦起伏,延绵天涯。该画既有大笔的铺撒,更有小笔的拾掇。教人联想起唐人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千古名句。

李书成的城市题材国画,给人以“清风出岫,明月入怀”之慨,其用功与功力令人嗟叹。青葱岁月的李书成早立鸿鹄之志,攀山不止。正当盛年的李书成仍秉持艺术报国之道,为圆鲲鹏梦而振翮高飞!

《古老山村》国画

墨韵飘香

作者:李书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诗书画同源,每位画家在国画创作中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他们都离不开“三情”:情感、诗情和情境。诗情是情感的升华;情境则是诗情的体现;情感似山,诗情似水,合而可视为“情境”。

国画的核心是内心思想情感的表现,这画中的诗情便可当为“画魂”。画魂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常随着画家、观者的心境、际遇变化转换。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画家将画魂寄情于本体——画作的题材;由相同的题材引申出不同的画魂,由不同的题材牵引出更多的画魂。岭南的山秀而挺拔,水清而温柔,如此美景总令我流连忘返。宁静的山林乡村,总会跃然于画作中。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强盛地崛起,都市中的高楼大厦其壮哉,令我感慨非常。于是,便有了高楼大厦的题材,在国画的传统中注入浓厚的现代气息。

《谷峦叠秋》国画

题材谓之本体,然则有相。这“相”就是技法的表现。师法自然,而又师造化,方能自成一家。我以学习前人技法为主要方式来探索绘画技法,得到了一种新的“侧锋”画法。

侧锋画法,以水墨为主;笔墨神韵潇洒、灵动而又不失力度,意趣绵长。我在用侧锋表现手法创作的过程中,重意趣而非形体。朦胧的山,朦胧的云,朦胧的水,使得画境诗意葱笼。而我心中的情感随着画笔的起伏悠扬顿挫;情感随之扫动而抒,使我心情尤为快乐。这种美妙的感觉如云起伏,又像是少女的丝绦的拂动,更似一首婉转的抒情诗。侧锋画法画的山,是山非山;其神为山,凝而不散,意蕴缠绵。这就是我们岭南的山,好比一首首缠绵的诗歌,又似一杯淳淳的米酒。如此种种正是我的侧锋画法的一大特点。

《大壑熟秋》国画

用侧锋画法作画,喜欢在画面制造出风驰而过的味道。山在伏动,水在揉动,树在摇动,独独村庄却恬然静落其中,村落生活安然的味道浓郁其中;这是灵魂在生活中的宁静致远之象。画都市时,高楼耸立而其路却如飞瀑般柔动地挂在都市之中;景物静与动的结合,是都市人生活节奏时快时缓的侧面表现,显示着强大的民族气息。作国画时候,喜欢以动写静,意以呈现大地万物蓬勃的生机之感;祖国气宇轩昂的蓬勃发展势头动态地勃发,同时又静静地蕴含着民生纯朴简单的一面。这就是我以侧锋画法绘画时的另一大特点。

国画创作,不同的题材就如笔下的一朵朵幽莲,在墨色的勾勒下温婉绽放出一丝又一丝的画魂,清香静散。

《丘陵彩秋》国画

《黎家春韵》国画

《峦谷显秋》国画

《壑谷春暧》国画

《壑峦风涌》国画

《远乡悠游》国画


责任编辑:桀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