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1897—1986)
据本文查考,在私人交谊上,抗战客蜀时期傅抱石与宗白华交往至为密切。他们客居的重庆,是战时的陪都,也是领导全国抗战与抗日宣传的中心,此人文环境中随时随处激跃着大时代的精神光点,这些都为他们的理性民族主义和学术抗敌思想提供了时空的支撑。彼时,宗白华正主渝版《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之笔政,此栏目旨在“从学术的根本研究,建中国的未来文化”,“借着这学术的灯,做我们积极的、基础的、稳固的、建设的新文化运动”(《<学灯>栏宣言》,《宗白华全集(第二卷)》)。以这一平台集聚了当时一批知名文人和学者,傅抱石即为这一团队中的重要作者之一。短短几年内,傅氏的一系列重要学术文章如《刻印源流》、《关于印人黄牧父》、《读周栎园〈印人传〉》、《评〈明清画家印鉴〉》、《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史》、《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国绘画在大时代》等都发表于此,且宗白华在每篇文后都附以短评,卓识频发。傅氏某些学术价值颇高的文章被宗氏发现并力邀刊发,另有某些文章是在宗氏的直接启发下撰写完成的,如深刻、系统反映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一文即是这种情形,宗白华在该文的“编辑后语”中说:
傅抱石先生开画展要我写个评论介绍,我说:“你自己是研究画史和画理的,应该把你自己的宝贵心得写出来,让别人解剖分析,岂不是‘佳话’,何必要我这外行人说外行话,引起别人的‘误会’?况画家‘自序’古已有之,今已失传,何不自我复古?”抱石听了,心中释然。而《学灯》遂获得这极珍贵的现代画家创作经验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