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谁影响了傅抱石的艺术创作?(组图)

谁影响了傅抱石的艺术创作?(组图)

2019-03-06 11:0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傅抱石《屈原》傅抱石《屈原》

郭沫若将屈原视作“革命”的、“进步”的诗人,他说:“屈原所创造出来的骚体和之乎也者的文言文,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白话诗和白话文,在二千年前的那个时代,也是有过一次‘五四运动’的。屈原是古‘五四运动’的健将。”又说:“屈原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民族诗人,而且的的确确是很有革命性的革命诗人。他的艺术是富有革命性的艺术。”此类认识是站在语言和文体层面的革新上,而后,他又进一步在政治维度上发挥了对屈原的评价:“但屈原之为革命家似乎只限于他在文艺工作上的表现,关于政治思想方面,他的革命性却没有这样的彻底。假使他能把利用民间文艺的手腕扩充起来,象他后一辈的项梁那样,能组织民间力量以推进政治,秦、楚所争的霸权,尚不知鹿死谁手。但他不能这样,却以自杀的结局完成了一个诗人的性格。”(《沫若文集(第十二卷)》)这一判断已把诗体创新、文学变革中的屈原邀入政治变迁和人民革命中来,其根源在于郭沫若本人对政事的热衷以及他的唯物史观思想。

郭沫若在《题画记》一文中依据傅抱石之画叙述了自己对屈原和陶潜的认识,也与上述观点同源:“我要坦白地承认: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儒家思想的,我觉得这是正轨的中国的现实主义。二千年来虽然在表彰儒家,其实是把儒家思想阉化了。老、庄思想乃至外来的印度思想,那种恬淡慈悲的心怀,在个人修养上可以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发明,但在救人济世上实在是不够。救人济世的方法在儒家也还是不够,这是时代使然。在我们遵守现实主义的人,不用说也还需得有新的发明和补充的。”他所谓的“救人济世”并非儒家的传统言论,而更多的是源于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的表述。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