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Liu Haisu
巴黎圣心院 Church in Paris
1931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73×60cm
常玉 Chang Yu (Sanyu)
红衣女子 Woman in Red
约1930-1940年代 Painted circa 1930s -1940s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74×50cm
这些留法艺术家尽管学习借鉴西方艺术,但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现实和社会的反思,创作出了具有民族性和民族力量的时代巨作。专题策展人江明洋介绍,展览中有许多表现轰炸题材的作品,比如常书鸿的《重庆大轰炸》表现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其给人的震撼性不亚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展览中,刘海粟、徐悲鸿的油画,滑田友的雕塑等,都呈现出这些留法艺术家们在西方技法与中国传统理念结合上的探索。“这些艺术家带回来的不是怎么教你画,而是带来了一些艺术上的理论、观点,包括艺术创作的热情,他们也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基本面貌。”
作为展览的联合主办方,龙美术馆为此次展览提供了40余件藏品,值得一提的是,龙美术馆也是收藏留法艺术家作品最多的一个美术馆。其中,常书鸿创作于1936年的《客厅中的姐妹》是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刚刚于法国带回的,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亮相。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日龙感慨,民营美术馆的发展补充了国有美术馆收藏的不足,“在这种公立与私立美术馆的交叉当中,我们才可以看到美术的希望。”不过,对于留法艺术家的梳理和呈现仍需要进一步挖掘。红梅坦言,原本计划展出51位艺术家,最终仍有六七位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经过努力也没有借到作品,延续这一课题的研究,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