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天津大连道的一间旧屋中,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正在慢慢打开一幅画作,随着他的手,“石田富春 山图”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石田富春山图》?
男子在记忆中迅速搜索——难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绘制的《富春山居图》摹本?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这幅长达三丈的画卷,是沈周在原画丢失的情况下,凭借记忆所绘制的,人们称之为 “背临”。凭借着高超的艺术造诣,沈周对原作的模仿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同时也融入了其个人特点,使这幅画与原作一样,成为了古代绘画史上的瑰宝。
【明】沈周 石田富春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这真的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间旧屋中?原来,这里隶属于天津外贸仓库,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古玩字画通过这里出口海外,为国家换回宝贵的外汇。眼下,这些文物正在接受出口前的最后一道检查,一旦通过文物部门的检验,它们就将被打包装船,远赴重洋。
此时此刻,掌握这幅画作命运的,是书画鉴定专家刘光启。
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的时候,刘光启就为生计所迫,在北京琉璃厂书画店当学徒,凭借着多年的努力,他不仅对历代画家的生平和画风了然于胸,对唐诗宋词、画史画论也很有研究,培养出了过人的眼力,在业内被人们称为“刘半尺”,意思是一幅字画,只要在他面前打开半尺,他就能立判真伪。
也正是凭着多年养成的眼力,刘光启立刻辨认出,眼前的画卷正是沈周背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绘制而成的《石田富春山图》。
沈周与《富春山居图》的奇缘
沈周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之间,有一 段奇妙的缘分:《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在79岁高龄时,用了七年时间绘制而成的。 画中描绘了自己当时隐居处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笔墨技法既包容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艺术水准,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画作刚完成,黄公望的好友无用道人细细鉴赏后,便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未来的书 画收藏界,将因此作而风波迭起,甚至会有巧 取豪夺的阴谋,让此画蒙尘。”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番话日后竟一语成谶。明代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辗转流传到了沈周手中。沈周异常兴奋,反复展玩,视为至宝。一次,沈周想请一位朋友为此画做题跋,这位当时的名流把《富春山居图》拿到家中,他的儿子看到后起了 贪心,就擅自把画给藏起来,对沈周则说画被弄丢了。沈周一向宽厚谦和,不喜与人为难,对方又是有背景的人,几番讨要等待无果,也只得作罢。
不料,一段时间以后,沈周竟意外地在书肆见到了这幅画,大喜过望的他立刻要买下。对方见沈周买画心切,便狮子大开口,开出一个高价。沈周只得回到家中,东挪西借,可当他总算凑足了银两赶回去买画的时候,却被告知这幅画已被其他人出高价买走了。
意外失去,意外相逢,却又失之交臂。这次经历格外让沈周懊悔不已。朝思暮想下,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凭自己的记忆、尽平生所学,将这幅三丈长的画卷临摹下来,以慰思慕之情。《富春山居图》的摹本《石田富春山图》,就这样问世了。
不久后,沈周把《石田富春山图》送给了一 位叫樊舜举的友人。此人从此开始留意《富春山 居图》真迹的下落,终于有一天,他在市场上找到了原作,立刻重金买下,带回家中谨慎收藏。 第二年夏天,沈周受邀到樊家做客,樊舜举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沈周所做摹本一起摆在了他面前。沈周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见到珍爱的旧藏,而且是和自己背临的摹本在一起。感慨万千之中,他提笔在画后写下了一段文字,记录自己与《富春山居图》的这段奇妙缘分。
守住最后一道防线的文物鉴定专家
在历史的传序中,《石田富春山图》也成了价值连城的名作。而今,不知是什么样的机缘, 它竟然来到了刘光启面前。随着画卷的层层展开,刘光启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坡岗起伏,景物疏朗,布局开合灵动,用笔方圆兼顾、刚柔并济,这正是沈周特有的笔法。
几番细细赏鉴后,刘光启已经非常肯定,面前的这幅长卷,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沈周背临的《石田富春山图》。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普通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匮乏,文物保护意识还比较缺 乏。国家经济的发展,急需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进行工业现代化建设。那个年代中国能供出口的货物大多是原材料和粮食,价格极低,而令当时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是, 在一般人看来并不珍贵的一些书画作品和古旧工艺品,偏偏最受境外客商的青睐,甚至为此会一掷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