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互联网时代美育何去何从(组图)

互联网时代美育何去何从(组图)

2019-04-17 15:00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AR技术在博物馆界已经广泛应用 图片:APKPure.com

一段时间以来,美术家们一直在借鉴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创作。如通过互联网搜集图片,观看观众和批评家对作品的反应,了解与创作有关的背景资料,借助互联网推介和宣传自己的作品。也有美术家应用相关软件,探索作品的未来效果,制作草图,等等。我也见过有些青年美术家借助于绘画和图形处理软件,直接完成作品,效果直逼手工创作的作品。

当然,这还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创作。事实上,人们也在尝试用人工智能创作美术作品,譬如模仿梵高和马蒂斯的风格进行创作,其效果甚至能蒙骗“眼毒”的批评家。

因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美术创作、设计以及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并不明朗,但对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未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不应该怀疑和拒绝。我们要做的是,追随相关技术的发展,大胆地将其运用于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

鉴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依据的是程序和算法,善于从事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并不能直接威胁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所以对其正向的选择和运用,应该是我们明智的态度。对美术教育而言,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法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整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不会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我们大可不必恐惧和惊慌,我们只需充分发挥其正面的价值,帮助我们将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推至更高的层面。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