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将地名篆印 将乡愁铭记(组图)

将地名篆印 将乡愁铭记(组图)

2019-04-20 20:35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蔡甜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马车河

市岭

支岙

前山

一份文书 历久弥新

今年农历正月初四,在城南街道举办的海内外能人志士座谈会上,与会的人士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纪念品,那就是由20个地名印制作的地名篆刻印集。20个朱红的印章上,是一个个在外人士魂牵梦萦的故土名字,这些地名背后,有他们的儿时回忆、浓浓眷恋。

20个地名印章刻成后,制成了不同版本的印集、镇纸。这些印集有的制作成册,有的装裱制画,每个版本都非常精美大气,收到印集的人士无一不爱不释手。“不管走多远,我们都忘不了这枚印章上的这个地方。”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南籍的杨焕明接过这个印集时,连连感叹这份礼物十分有意义。这份礼物挂在墙上,抬头就能望见,对于身在异乡的人们来说,也是将对家乡的怀念带在身边。

城南地名印也得到了不少乐清文化圈人士的赞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评价这是“乐清首创,文脉开放。不忘初心,城南之光!”

收到这些纪念品的,不只是在外城南人,还有正在见证家乡变化的城中村征迁户。3月23日,城南街道城中村改造南岸片集中签约日上,带头签约的征迁户还收到了一份“首签”纪念品:地名印镇纸。镇纸的一面刻着“南岸”和“南岸捕捞”两个地名印的图案,中间书写“己亥 春秋”,标志着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另一面,刻着“首建双溪堂,立为义塾,开四路,凿二井,筑百丈塘,重迁崇福庙”,细细讲述村庄的起源故事。

在城中村拆迁中,不少征迁户也收到了这份纪念品。小小的地名印或许并不值钱,但它们却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征迁户:正因为着他们的舍小家顾大家,家乡才能变得越来越美。也许不久之后,这些村名将不复存在,但是关于这个地方的曾经,和少时在这里的回忆,将如这枚印章一样,永远铭刻在城南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