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13户人家13个美术馆 艺术怎样改变黄土高坡小村庄(组图)

13户人家13个美术馆 艺术怎样改变黄土高坡小村庄(组图)

2019-04-29 11:36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怀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村西头有一座汉白玉女性雕像,叫“村庄母亲”。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村西头有一座汉白玉女性雕像,叫“村庄母亲”。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艺术家和村民的合作

十年中,石节子村举办了许多艺术活动,有电影节,摄影展、建筑研讨会,也有曼彻斯特艺术展。如今,那个名为“曼彻斯特到石节子并不远”的海报,还留在村里的一处土墙上。

耗时最长的一次活动,是2015年5月开始的“一起飞——石节子村艺术实践计划”,这个计划持续了一年,由25组艺术家,和25位村民,结成对子,每一对至少要完成一个作品,不论是雕塑、摄影、绘画、还是行为艺术……

在石节子13户村民家,每一家都有一个保险箱,并不是他们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放在里面,这些保险箱是“一起飞”活动中,画家毛同强和村民何蠢蠢合作的作品,叫做“寓言”。保险箱是毛同强买的,免费给每家送了一个,13户人家也同意了“交换”的条件,一年后要当众打开保险箱,看看里面放了什么。

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李颂华,则和村民靳世林合作了一个名叫“一人半身高的夜晚”的作品。在2015年8月22日夜里,李颂华脱下衣服,扛着近七十公斤的靳世林,从靳家出发,在黑夜中步行走出石节子村,沿着山路直至日出。

其实,村民们至今也不太理解这些艺术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因为害羞与费解,不少村民甚至都不太愿意谈当初“结对创作”的故事。李保元说他并没有作品,靳茂林也是同样的回答,但实际上,在石节子村保存的资料里,李保元和雕塑家琴嘎合作了多个作品,在李保元家里的墙上,还挂着他和琴嘎的合影,而且,靳茂林也参与了一个行为艺术项目。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