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画的靳红强。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靳红强的母亲和爷爷已经去世,在母亲和爷爷的葬礼上,他倔强地不肯下跪,也不肯流泪,只是呆呆地在墓前站了许久,靳勒说,“这个孩子的悲伤,在心里”。靳红强的哥哥大学毕业,在兰州工作,父亲则在附近村里打零工,家里只有他和行动不便的奶奶。
采访靳红强的时候,奶奶正在门口的地里种菜,她腿不方便,半跪半趴在地里,费劲地将土卷起来,铺上地膜,接着铲土压住,不到十平方米的一小块地,半天还没干完。
靳红强干不了活儿,一个人在村里转悠,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声音,问他喊的什么,他说是动画片里的台词。他喜欢动画片,喜欢画画,最想要的是一盒新的彩笔。村里所有的艺术品中,他最喜欢的是一个马头的雕塑,就在他家墙外,问他为什么喜欢,他说“大”。
两个外村人一群艺术家
在石节子村,除了留守的村民之外,还有两个长期参与艺术乡建的外村人,一个叫胡建强,一个叫冯志祥。胡建强是学美术出身的,毕业后回乡建起了乡村幼儿园,教孩子们美术。
他所在的村子,离石节子只有五里路,石节子美术馆刚刚建馆时,他就参与了,是整个石节子美术馆的副馆长,十年中,义务帮助石节子做策划、宣传、招待等工作。对他来说,石节子村是特别的,“不仅有我喜欢的艺术,还是我十多年的工作”。
冯志祥也是秦安人,是靳勒的中学同学,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汽车运用工程专业,长期从事汽车鉴定、检测工作。办美术馆时,靳勒邀请他帮忙出出主意,并且提供一些技术支持。他说,“我喜欢艺术,具体讲是喜欢画画,所以也乐于参与”。
冯志祥去石节子比较少,一般都是需要技术支持时才会去,石节子村装太阳能路灯、修理水井泵、网络调配等,都有他参与。在“一起飞”项目中,艺术家张兆宏和靳海禄合作的“家庭旅馆计划”也请他做施工技术总监,并负责水电、智能信息系统的规则安装。只是目前这一计划还在进行之中,家庭旅馆也才刚刚打好地基,远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