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13户人家13个美术馆 艺术怎样改变黄土高坡小村庄(组图)

13户人家13个美术馆 艺术怎样改变黄土高坡小村庄(组图)

2019-04-29 11:36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怀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将军头像雕塑。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将军头像雕塑。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靳茂林是去过德国的四个人之一,但他对石节子的艺术建设,并没有太大的期望。靳茂林早年一直在外打工,如今老了,干不动了,就在家种地,一儿一女仍在打工,他说,艺术家带来实惠,自然高兴,但这种实惠并不多,石节子仍旧很穷,“关键是没水,还要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很难”。山下的峡谷里,有水流冲刷的痕迹,但那些水无助于缓解石节子的干旱, “平常没水,有就是洪水,过了就没了,留不住”。

其实,十多年中,靳勒的努力、艺术家们的支援以及国家扶贫工作的推进,确实给石节子带来了不少变化,路面硬化已经完成,路灯装上了,自来水也通了,靳勒还筹资把山下的一眼温泉引到山上,导入了每一家,这意味着,石节子的每家人,都有两个水源,一个自来水,一个温泉水。

但这种改变仍旧显得太过微小,这里的民居,大部分还是原来的土坯房,村里甚至没有一间民宿,来村里的艺术家和学生们,大多借宿在村民家里,每天住宿和吃饭80块钱,给村民们的增收非常有限。

“靳老师是艺术家,又是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大家都很支持他,村里来的人多,大家也高兴”,李保元说,“但确实还很困难,日常生活、孩子上学……花费很大,收入却很少,艺术家来了是好事,但目前增加的收入不多,以后人多了,会好一点儿吧”。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