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组图)

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组图)

2019-05-10 12:2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王国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常年关注书画拍卖的藏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经常会看到一些“双胞胎”甚至“多胞胎”作品。在大多数藏家看来,这类作品也最容易让人引发“其中一幅必属赝品”的猜想和忧虑。那么,书画领域的“双胞胎”,究竟该怎样看待呢?

timg (2)

有书画界人士认为,所谓书画中的“双胞胎”,一般是指某些造假者根据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原作或印刷品仿作的假画赝品,也有造假者将一幅旧画揭裱成两幅的,更多的是根据以往在拍卖市场受到追捧,或者拍出高价的画作进行仿制。从常理来讲,即使同一位作者让他重复绘画两张雷同的书法或画作,几乎也是难以完成的。这种案例在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并不少见。如在两年前,收藏家陈祖伟就曾向媒体爆料,称其在网络上发现,有不法分子根据他在网络上公开的名人手稿信札的原照片,仿制出已故名人蔡若虹和冰心的书法作品,并且挂在网上拍卖。因此,面对这类“双胞胎”作品,尤其拍卖市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时,提高警惕性很有必要。

但也有声音指出,书画中的“双胞胎”作品不应当看作是“赝品”的代名词。书画中“双胞胎”一词,在历代古文献中并无准确定义,不过自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以来,“传移摹写”就是历代画家的必修课,因此,书画作品自古出现“双胞胎”,应在情理之中。尤其对于古代的宗教绘画而言,它的“创作”实质上是根据“造像量度标准”所规定的图样进行复制,这种图样,又称作“小样”“副本”,于是出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例如,敦煌壁画中,不同年代、不同洞窟中的《西方净土变》等,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