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师恩22载——记2019郑忠与刘骁纯博士对话录(组图)

师恩22载——记2019郑忠与刘骁纯博士对话录(组图)

2019-06-01 07:5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image.png

郑忠与刘骁纯对话录:(根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9年5月22日

地点:海南三亚刘骁纯博士寓所

对话人:艺术家郑忠(下面简称郑)  刘骁纯博士(下面简称刘)

郑:我记得你上次在你通州的家里,你给我提过我画面中一种元素,希望我将它发挥、独立成章。我回来作了尝试,几次发作品图片给你看,你说不理想,不够好,这次发《海韵系列》新作图片给你,你微信上回复说“大有长进”,得到你的肯定我非常高兴,这个我现在画面上的控制力己经很强了,是不同性质的颜料,我自己配颜料,在做的过程中,首先是在做纸质的准备工作,在纸上做痕迹,有点类似于水的波纹原理,但是我是利用了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不同的染料与颜料的配比。

刘:染料?

郑:对。染料加上我的粘合剂。

刘:不是一般的绘画颜料?

郑:不是一般的绘画颜料,当然还有矿物颜料,不同颜料在一起形成,我可以慢慢的控制它,做好后自我感觉蛮好但我一直不敢把画发给你看,还是自己信心不够,但是我慢慢体验你说的那句话,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到位了,我这才发给你看的。因为这种痕迹的把握在几年前是瞬间产生的,并不能控制它,现在我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可以控制它了,控制它的快慢、流向、虚实和画面的整体控制力,所以带来这批水墨画请您看看,听听您的评价。

刘:这张画面的重量感很好,颜色里加了墨是吗?

郑:墨和颜色可以调和着用,让颜色直接降低它的凝度和后面的色彩溶化在一起。所以你谈了以后我琢磨慢慢地体会,失败了很多次,做了很长时间,有一天忽然发现感觉好了。

刘:这几张画面笔墨的颜色好看,这张的虚实关系处理得很好,有点云气的那种氤氲的感觉,这很重要。因为你的主题、内涵,就是宇宙感,深海感,或者是微观生命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要有活气,就要有虚有实。

墨色关系很难处理,这张还可以,原因一个是淡墨,另外一部分墨的面积小一点,这就好处理些。你现在就是要抓住基本大的结构,抓住气韵,抓住意境,这些抓住了,基本上就好了,局部的肌理你已经能够掌握了。你看这个,一大抹黑与色彩的搭配就不好看了。墨的问题是一个挺难的事情,看过不少人的作品,真正把墨和色融合的完全特别好的,真少有,很难弄。我不是给你一个短信谈过齐白石怎么处理吗?他是墨色分离的处理办法,要融合到一块就难了。你看,这块黑就不好看,就不对。

郑:就是墨的面积不能太大。

刘:也不能太死,另外最好和别的颜色配到一块,让它形成一种深蓝、深绿,反正一种比较深的颜色,比纯墨好。另外还给你提一下,你大部分画都有一个造型主体,抽象的,建议你主体不要往中间设置,主体应该能够跟边框发生关系,或者是这边或者是那边或者是两边,冲到画外。你既然追求宇宙感嘛,它境界要大,你主体形一冲出画外,立刻感觉不一样了,马上就会感觉天地非常大。主体在中间是风景、静物写生养成的习惯,不适合你,你这样处理就会觉得小气。

郑:好的。

刘:中间这个主体最好冲出画框,冲出画框天地宇宙感就有了。这样气魄会大一点,和边框发生冲撞了,气量就会大一点。

image.png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十》

作品尺寸:138 x 34cm

材质: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19

郑:这张画在展览的时候效果很震撼。

刘:震撼什么原因?就是冲出框子了,只要一冲出框子就震撼了,你在画面中间画个小玩意就没有震撼力了。现在给你提一个大建议,就以这几张的背景色为基本经验去推广,背景是重颜色,再琢磨琢磨,可以弄得特别好看,特别讲究。现在你前面主体的白的、蓝的、绿的、青的都还可以,主要后面这个颜色还比较一般,墨多了更难看,墨少了好看一些,但是怎么能更好看,怎么能做到最好?还可以琢磨。比如说现在看那块重绿就很不错,别的都一般了一些。你再琢磨琢磨,基本的方案就是采用深颜色,先回避一下墨,如果墨哪天解决了,墨确实也很好看再用,目前多用深颜色,深颜色怎么设计的好看一点,又沉厚又稳重又能往后退,又好看,不好看就显得脏,你知道吗?这一块也显脏,那一小块也显得有些脏。

这张的背景重颜色多好看,所以这个背景的重颜色一定要琢磨,找出一些特别漂亮的各种各样的重颜色。你看这个背景多好看。

郑:老师,你说得我太好了,你刚才说的那张的问题,那张画是10年前画,在慢慢再重做的,这是我在一个月前做的,所以我现在的感觉和老师的指导是同步的,《海韵系列》新作这是最新的感觉。

image.png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六》

作品尺寸:110 x 110cm

材质: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19

刘:这个重颜色也好看,前面的颜色都还好,没有大问题,就是后面这部分有问题,好在面积小,问题还不明显,面积一大就不好了。这些方面都不如刚才那个,背景色也不如那个

这张大形还可以,大胆一点,边缘让它冲出去。

郑:说明老师指导我的东西现在在实际领悟与应用当中。

刘:可以冲出去,冲出去它就大。(指手机微信图片)这是不是刚才看的那张画?

郑:就是刚才那张。

刘:那就是拍摄的问题了,我说这个黑色不好,其实看原作不是黑色,颜色还是挺好的。

郑:这是墨色。这张和刚才那张都是在以前旧画上尝试新的方法悟到的,所以刚才老师你点到那张画我很高兴,这几张从2019年以来的新作,说明我对颜色的理解和以前有点变化了。

刘:你微信发给我的图片,看了头三张我特别高兴,但是后面几幅感觉一般了。那三张色彩结构好,造型(抽象的)结构好,背景色用的好。前景是淡蓝,背景是配合很妙的暗蓝,你看这个暗蓝多好看。还有,边框冲出去了,感觉大气了,天地就大了。你看,这个光晕虚实,这都跟你那个宇宙感相契合。

郑:这是我做潜水员在海底,出水过程中在水里的感觉,其实和你说得宇宙星空是一回事,海洋深度和宇宙深度到底是一样的。

image.png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五》

作品尺寸:75 x 73cm

材质: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18

刘:生命的微观,宇宙的宏观,海底世界基本都是表现天地的。要是我看的话,冲出画框的感觉还可以强化。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把主体造型再延伸到头,再一个办法呢,空的这边再弄一块对应的主体造型。冲出画框,也就是让无际的天地进入画框。一定要打破画框,打破画框才有宇宙感,有气势有气韵有意境,它就有宇宙感。

郑:老师!我自己感觉到,你说了以后我就用心领悟,这次领悟与尝试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你刚才看到那两张是10年前的画,我把不满意的再重新做,我发现我现在不要做了,把你说的后面的发给你那几张的感觉,按照那个感觉做下去,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个突破。另外就是我过去做了20多年的版画,现在做水墨画,刚开始进入水墨的时候还有点胆战心惊,现在在北京参加了很多学术活动,对这个圈子的了解我也比较清楚了。因为每次展览我总是有人发现我的水墨画过来找我谈我的东西,所以在北京的生活质量尽管没有在家乡好,但是信息量很大,机会也相对比较多,所以我在北京待的时间参加活动了再回去画画,画画了再参加活动,再回去,来回这样走。

刘:我说说原创。原创是这个意思,你一定要有你自己独特的地方,所谓原创就是独特的地方,不要说大了,大的原创现在可能性很少了,你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独特的地方也就是突破点,突破点也就是原创点。

刘:你再往前发展其实还有几个可能,一个将来和你的丝网版画两个东西怎么能够结合起来?融在一块,把它融的非常绝妙,实际上也是一种方法。另外我刚才说的深背景,我给你提一个参考意见,你研究一下莫兰迪,你知道他的画是吧?灰的,他的灰特别好看,灰大部分比较浅,你要把它变成深灰,按照他的思路,那么漂亮,那么好看,把它变成深灰,做你背景色,不要乌七八糟的颜色,都是那么讲究的,都是那么漂亮的深灰,黑色问题解决不了,就不解决,解决得了再说。

大体就是这些想法。

郑:说的太好了,认识老师20几年,几次带画给你看,你给我指的路是非常明确,正确,因为反过来之后再做成画给观众,给收藏家,参展带来的这种反响和你说的是同步的。

刘:主要还是希望好,这个好还要得到行内的相对共识。我给你提要求的时间略早点,你正在探索的时候,还难有太多共识,但早晚会得到共识,因为只要是行内的,他眼光有相通的地方,到一定层次,眼界有相通的地方。

今天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image.png  

作品名称:《海韵系列之二》

作品尺寸:75 x 73cm

材质:纸本彩墨

创作年代:2018 

image.png 

1997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郑忠丝网版画艺术展”上与刘骁纯博士伉俪结缘。

image.png 

1999年11月于北京红庙刘骁纯老师寓所带作品请老师指导

image.png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