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买鸿钧  

 

  • 尽在这一炉香:元代钧瓷香炉(图)2015-12-04

      清扬文(藏品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河南民间珍宝档案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但其功用最初主要是生活起居时焚香,以修身养性,或祭祀先祖、神明。以至于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香道”。进而流传日本、朝鲜等国。至佛教传入中国,香炉自然地成为供奉佛祖的重要器物。当然,道教信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香炉种类繁多,质料也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其中历代陶瓷类的香炉更是窑口众多,造型迥异,除了礼佛,祭祖,还有一些制作小巧精美的香炉,成为文人雅士案头琴旁的装点之物。如现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时候,有雅室一间,棱窗一扇,窗内除满壁藏书外,唯一案、一几、一炉、一琴。知交二人对弈也好,座下“谈笑有...

  • 走进冬奥,一起向未来——特别推荐艺术家郭鸿春(组图)2022-02-15

    【艺术简介】郭鸿春,男,1951年生人。毕业于天津美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师承俞致贞、金鸿钧、王庆生、万一先生,是张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现任中国国家画院文化交流中心特约画家,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市委党校艺术顾问,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市红桥区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红桥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共中央党校、天津市国宾馆、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委党校、滨海新区机关收藏。郭鸿春艺术追求:一、追求大花鸟境界三新:新题材、新理念、新技法;二、三师:继承传统、深入生活、吸收外来艺术之精华;三、三结合:大花鸟境界首先它不是折枝花鸟一枝一叶,他是全景式花鸟画1.山水与...

  • 普洱茶再现疯狂涨价 茶商:从饮品变成了投资品2013-04-27

    普洱茶再现疯狂涨价茶商:从饮品变成了投资品。这一轮的普洱茶炒作主力还是民间资本,但却是被"逼"出来的。楼市已被炒高,而且还遭调控。股市不死不活,让很多人失去信心。民间资金寻找投资方向,普洱茶的投资属性又被激活。这一轮炒作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出现苗头,照现在的趋势,用"爆炒"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价格虽然涨了一倍,但是买茶叶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在云南普洱茶的主要产区,近段时间外地茶客争先抢购几大知名茶山古树春茶的场面每天都在上演。一切似乎又开始回到2007年时的光景:价格上涨、茶商扫货、名贵普洱产品茶品奇货可居。 &ldqu...

  • 《功甫帖》真伪之争:剧情缘何抓人2014-01-06

    连日来,拍卖本苏轼《功甫帖》真伪之争不断发酵,“剧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俨然酿成社会话题。坊间热议从去年年末持续至今年年初,仅新浪微博上网友发布的相关微博就有3.5万余条。不少圈外名人都按捺不住开了腔,中国现代文学专家陈子善就在微博中称:“我是外行,不敢遽下判断。这问题恐很复杂,但看各路高手过招有意思。” 《功甫帖》真伪之争,本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学术问题,全球真正拥有发言权的人,恐怕屈指可数。这一小圈子内的切磋为何会广受关注?究竟是什么挑动了大众的敏感神经? 拍品与买家皆不寻常 此次引起热议的拍卖本苏轼《功甫帖》,去年9月于纽约苏富比...

  • 吴树:中国富豪收藏多半血本无归(图)2012-09-20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郭鸿春(组图)2021-07-26

    【艺术简介】郭鸿春,男,1951年生人。毕业于天津美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师承俞致贞、金鸿钧、王庆生、万一先生,是张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现任中国国家画院文化交流中心特约画家,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市委党校艺术顾问,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市红桥区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红桥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共中央党校、天津市国宾馆、天津市政协、天津市委党校、滨海新区机关收藏。《山花催春》210×105cm郭鸿春艺术追求:一、追求大花鸟境界三新:新题材、新理念、新技法;二、三师:继承传统、深入生活、吸收外来艺术之精华;三、三结合:大花鸟境界首先它不是折枝花鸟一枝一...

  • 各路名家麇集2014北京艺术博览会再创艺术上百花齐放之盛况(...2014-09-04

    米巧铭马油画布86x63cm2014    作为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重要活动之一的北京艺术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12-15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艺术机构,展览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加拿大、芬兰、西班牙、澳大利亚、乌克兰、韩国、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展品也相当丰富,涵盖了油画、国画、雕塑、装置、摄影等艺术品。    本次参展的画廊囊括了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东亚地区艺术发展最为繁盛的国家,以求更全面的展示当代世界艺术发展的全貌。为此,北京艺术博览会特别推出对世界艺术...

  • 管窥西冷春拍(组图)2018-07-23

    2018西泠春拍7月圆满收官。33个专场,共计拍品5016件,总成交额11.5亿,总成交率83.5%!其中,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岁月芳香·名扬轩陈年茅台酒专场,不负众望,分别斩获白手套,9大专场取得了超过90%以上的成交率!中国书画七个专场,总成交额超过4亿元,5件拍品超过千万元。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悉数成交,成交额逾亿元,关良戏曲人物百分百成交,多数专场成交率过九成,高溢价拍品频现。其中齐白石《百卉争妍十开册》以1200万元起拍,经数十次加价,以3220万元成交。黄宾虹历经前后十年创作的晚年精品《蜀游峨眉山水十二图》以2300万元成交...

  • 寒冬里的一抹亮色:网络竞拍力量异军突起2016-01-15

    (新浪收藏原创稿件 作者:贺英)2015艺术品秋拍接近尾声,纵观全年,大拍卖公司成交率有所下滑,中小型拍卖公司则出现了亏损、甚至停拍,从成交额、成交率等多项指标看,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未走出困境。在国内艺术品市场惨淡萧条的大背景下,众多拍企选择了转型思变,纷纷增设网络拍卖席位,线上同步拍成为本届秋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上同步成秋拍新动态线上拍卖作为传统拍卖的有效延伸,给艺术品拍卖领域带来更多精彩。借助互联网,传统拍卖会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藏家而言,无论拍卖会举办地在哪里,只要有网络,随时随时可以参与竞拍,免去了“跑场”的车马劳顿,节约了时间、交通、住宿等诸多成本。对于拍卖行来说,可以通过专业在线拍卖...

  • 约500万张范曾假作流入市面2012-12-10

    本报记者严葭淇北京报道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赝品横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近日,著名艺术家范曾更爆料说:“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艺术品市场假货究竟有多少?如何在当今高风险的艺术品市场避假买真使投资增值?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著名艺术品品鉴与投资专家吕立新,听他讲述了那些发生在艺术品市场真假博弈的传奇故事。 约500万张范曾假作流入市面 因为范曾的爆料,记者也把“市场上假艺术品究竟有多少”的问题首先抛给了吕立新,而他则以“投资者步步惊心”和“现实非常严峻而残酷...

  • 20世纪中国书画市场的内外区隔(图)2017-06-02

    齐白石《绿天野屋》最近十多年因为艺术市场的大发展,许多文物艺术品出现在艺术市场上,各种有关创制、流转、交易的记录、故事层出不穷,可惜多数都是就单个艺术品或某类型艺术品就事论事,似乎缺乏从历史的纵横坐标对新出现的艺术品、资料作全面的观察和回顾。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价格和中国、海外华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民国时期晚清名国画家的价格多在几元钱至几十元钱之间,购买者多是附庸风雅的政商名流、文人学者以及欧美日对艺术感兴趣的侨民和游客,如日本来华的人文学者对海上画派画家、京津画家作品有较多购藏,也有中日等国画家兼作掮客展销画作。最典型的如齐白石在1921年请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为自己手写的《齐白石润格》:“石...

  • 20世纪中国书画市场的内外区隔(图)2017-06-09

    齐白石《绿天野屋》最近十多年因为艺术市场的大发展,许多文物艺术品出现在艺术市场上,各种有关创制、流转、交易的记录、故事层出不穷,可惜多数都是就单个艺术品或某类型艺术品就事论事,似乎缺乏从历史的纵横坐标对新出现的艺术品、资料作全面的观察和回顾。中国近现代书画的价格和中国、海外华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民国时期晚清名国画家的价格多在几元钱至几十元钱之间,购买者多是附庸风雅的政商名流、文人学者以及欧美日对艺术感兴趣的侨民和游客,如日本来华的人文学者对海上画派画家、京津画家作品有较多购藏,也有中日等国画家兼作掮客展销画作。最典型的如齐白石在1921年请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为自己手写的《齐白石润格》:“石...

  • 李笠:收藏圈的人脉经2014-05-15

    本报记者于娜北京报道 每个进入收藏圈的企业家,都会有意无意地移用自己的商业之道。对于有的人来说,能够经营好自己的收藏人脉圈,并在其中游刃有余,也是乐趣的来源之一。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李笠,经过八年时间,不仅拥有了数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藏品,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藏家行家人脉圈,成为他屡屡在拍卖会上大施拳脚的法宝。不过向来走捷径也是双刃剑,李笠一直坚守的原则是,只要他信任的某位圈中专家持争议的作品,他就会无条件放弃,无论诱惑有多大。 由百货业到收藏圈 “我的经商意识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们都是做百货的。”李笠16岁时进入青岛百货总公司工作,25岁时就成为集团最年轻的经...

  • 徐悲鸿临终前不让儿子学美术2012-06-18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 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日,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 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惟一“子承父业”的后人。父亲临终前不让他学画这件事,徐庆平也是在3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的。 徐庆平刚出生的时候,徐悲鸿就请齐白石镌刻了一枚印章,准备在徐庆平长大后绘画使用。“后...

  • 大师改名趣闻2013-11-22

       中国人对名字是非常讲究的,甚至视为生命。闲暇时,看大师们改名的故事,不但读着有趣,更令人深思。    国画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他幼时由于家境贫寒,衣着俭朴,也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常遭别人的冷落。后来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来,于是,他便向别人借,可谁也看不起他,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有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文学大师鲁迅17岁离开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认为本族的后辈...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