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何家英  

 

  • 文徵明早期那张人物画,竟是伪作!(组图)2019-03-26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苏州人,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文徵明擅画山水、花卉、人物,是明代中期画史中影响极大的书画家。他的设色画《湘君湘夫人图》,被鉴评为“只此一幅为真迹”的仕女画,但细究起来,似并非真迹。一、问题的缘起《湘君湘夫人图》(图1,以下简称《湘君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屡被展出、影印,并多有研究评述。周道振、张月尊同纂的《文徵明年谱》一书中指出,该图上的明王穉登题跋,与清初吴升《大观录》卷二十著录该图的同题文字并不相同,指出:“岂吴氏所见,另是一幅欤?”这说法并未引起注意。其实不只是《大观录》一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

  • 何家英作品欣赏2011-12-16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由喜爱绘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代表作品有《桑露》、《魂系马嵬》、《酸葡萄》、《十九秋》、《秋冥》、《山地》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银奖,当代工笔画学会大展金奖和一等奖。其作品风格严谨精致、朴素大方,造型准确,善于描绘处于静态的人物内心世界,具有完美的格局和象征性。 &nbs...

  • 劳森伯格在尤伦斯:重启30年后的中国之旅(组图)2016-06-14

    1959年,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宣 称:“绘画既关乎艺术,也关乎生活。二者缺一不可。“但对于艺术家而言,在艺术与生活的抽象距离间究竟需要跋涉多远?或许劳森伯格在开始企图创作世界上最 长的画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时便已经有了答案。《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将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于6月12日开幕的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上展出。这 件巨作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因为其体量庞大,几乎涵盖了劳森伯格创作生涯中的全部重要主题,这件作品可被视为一件独立的回顾性作品。作品标...

  • 当代艺术再难现四大天王2013-07-24

    香港艺术家林东鹏的《古董》系列正是在香港特殊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艺术家疑问为何自己从小总是透过西方艺术家的复制品或图片进行想象而得到美术教育,而不是在城市身边或本地的艺术馆去学习。同样在那个年代,中国美术史是鲜有人学习的,而在艺术馆里,艺术家才第一次意识到中国艺术需要寻根。 展览 英雄本色勾起两地共同记忆 本次展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中华文化联谊会联合主办,主题“英雄·本色”源于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英雄本色》。这部脍炙人口的电影是香港大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曾风靡两地,并对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产生深远影响,间接地促成了两地对文...

  • 李瑞英成功靠的是谁?(组图)2013-08-20

    人有时候确实感慨命运的选择。在李瑞英高中毕业考大学的前夕,依然没有任何报考播音员的想法。她曾向媒体爆猛料:“小的时候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售货员,因为我特别羡慕售货员数钱的感觉,原因在于我自己的数学学得好。”和播音结缘是在高中的另一名同学的撺掇下,赶往当年的北京广播学院陪着报名,从此改变了李瑞英的人生。   李瑞英的工作状态始终良好  在北京广播学院的传达室,李瑞英在报名的间隙碰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天性爱玩闹的李瑞英看到很多学生报名,自己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主动请缨给老人读报纸。老人问其缘由,李瑞英说,您老耳濡目染应该有一定的识...

  • 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群星璀璨 “世纪之约”国际华人艺术名家邀请...2022-09-26

    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画院、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纪之约”国际华人艺术名家邀请云展于2022年9月至10月于线上举行。此次展览阵容强大,是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学术展览。展览汇集了中国当代美术界一批著名艺术家,从一个视角真实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界的历史厚度、思想深度、时代温度与艺术高度,称得上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群英荟萃。靳尚谊《晚年黄宾虹》115x99cm布面油画,1996年参展艺术家包括: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丁绍光、于小冬、王大宙、王沂东、王宏剑、王仲、王华祥、孔紫、方世聪、艾轩、艾伦赵琼、卢舜禹、司徒绵、冷军、何多苓、何家英、何红舟、罗中立、刘秉江、刘孔喜、陈丹青...

  • (组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不该被商人操纵2013-05-08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实习生黎金鑫   4月28日,“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来自英国西北部的公共艺术收藏”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将展览至6月14日。这是国内首次如此全面地覆盖英国自18世纪中期以来的艺术发展史的展览。英国西北部的18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遴选出的80件油画、版画、水彩、素描和雕塑作品集中亮相,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亨利・摩尔、弗洛伊德、罗塞蒂等名家。             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等6家国内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区...

  • 英国艺术家创作人体彩绘鸟类造型图 栩栩如生(组图)2015-01-15

    英国人体彩绘艺术家凯特·迪恩创造的人体彩绘鸟类造型图之一,展现嗷嗷待哺的婴儿。(网页截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3日报道,来自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32岁人体彩绘艺术家凯特·迪恩(Kate Dean)通过在裸体模特身上彩绘作画,创作了6幅栩栩如生的鸟类造型图,展现了人们生活中一些重要阶段。  在这6幅作品中,人们生活中结婚、生子、抚养孩子到孩子离家独立生活等重要阶段都被一一展现。其中一幅作品中,一只鸟用嘴叼着一个布兜,里面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仔细看来,从这只鸟到布兜竟然皆为模特的人体造型。另外一些作品中还展现了人类亲密关系中所蕴含的幸福时刻。  据悉,迪恩从17岁开...

  • 大英博物馆馆长如何面对改陈脱欧文物申索经济压力(组图)2018-06-29

    两年前费舍尔成为大英博物馆馆长大英博物馆现任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对于博物馆的修葺和改陈有着宏伟的计划,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无法在闭馆的情况下进行翻新,施工只能按阶段进行。与此同时,作为“属于全世界的博物馆”,英国的“脱欧”或将影响大英博物馆的“开放性”。此外,大英博物馆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改陈、脱欧、经济压力,包括对于一些国家的文物申索要求……对于这些问题,馆长费舍尔前不久一一进行了回应。温和与距离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两年前接任尼尔-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馆长。他办公室的...

  • 英国风景画背后的政治与经济(组图)2018-11-13

    《阿佛纳斯湖和卡普里岛》 理查德·威尔逊 约1760“风景画是我们对自然的不同认知阶段的标志。它在中世纪崛起并取得发展,是人类精神不断尝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1903-1983)在《风景进入艺术》的开篇语中所说的一段话。在本次中国美术馆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中,这段话被印在了展厅,与来自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的“只要我们拥有善于发现的双眼,就能看到自然在为我们绘制着无限美丽的画作,日复一日,笔耕不辍”,共同提示着观众去思考——何为“风景画”?何为“风景”?“风景”与“英国”“风景”(landscape)从来...

  • 画家后代为千万遗产打官司(图)2013-07-25

     程璋画作 本报讯(通讯员王霖)已故上海海派画家程璋所留的部分古画和扇面,经拍卖所得1643万余元。由于其后代对拍卖所得分配问题协商未果,程璋之孙女程莲芳和孙媳妇何啸云,将程璋之孙女程莲芬及其丈夫周金品诉至法院,要求二人归还拍卖所得1095万余元。近日,丰台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程莲芳诉称,程璋是著名的上海海派画家,并收藏有许多古画及扇面,其1938年去世后,这些财产部分留给了其子程荣生。程荣生去世后,这些古画及扇面都由程荣生之妻高群英保管。“文革”期间,迫于形势高群英之子程焕堂(原告何啸云之夫),把家里这些古画及扇面“上交”国...

  • 英国试图读懂中国艺术2014-11-07

    想让英国人明白中国艺术,是件难事。首先,中国艺术一直处于西方艺术主流的外围,介绍材料少;其二,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艺术不太受西方重视,也没人花太多时间去研究,自然也没法懂。时过境迁,现在不单汉语开始吃香,中国艺术也成了香饽饽。今年英国有两个大的关于中国艺术的项目,一个是大英博物馆的“盛世明朝五十年”展览,另一个就是BBC4台刚刚播出的三集纪录片TheArtofChina《艺术中国》。 此片由中央台与BBC共同投资,中文版尚未播出,名称待定。英方版的《艺术中国》由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及电视主持人AndrewGraham-Dixon(安德鲁•兰汉姆•迪金森...

  • 刘野《红屋顶》领衔2020当代艺术秋拍(组图)2020-10-09

    2020年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瞩目呈献东西方巨匠精选佳作。是次日拍阵容鼎盛,种类繁多,从抽象具像画作至大型雕塑,涵盖艺术家包括君特・弗格、刘野及草间弥生,与梁慧圭及克莱尔·特伯莱等艺坛新晋同场后先辉映。以下盘点日场亮点佳作,让一众藏家先睹为快!日拍焦点刘野《红屋顶》压克力及油画画布,1992年作95 x 35 公分 ,37⅜ x 13¾ 英寸估价:3,200,000 - 4,500,000 港币克莱尔·特伯莱 (Claire Tabouret)《蓝色金字塔》压克力画布,2017年作230 x 330 公分 ,90½ x 130 英寸估价:700,000 - 1,200,000 港币周春芽《绿...

  • 画廊的进击:世界顶尖画廊开辟巨型空间(图)2013-10-02

  • 白谦慎:写字是晚清官员的政治活动2014-08-14

    白谦慎谈晚清官员为何好书法 在连书写都已需被人振臂狂呼的电子时代,传统书法似乎更像尘封的艺术档案,可是在仅仅一百多年前的清代晚期,书法不仅仅是文人雅士最常用的书写方式,书写的频率甚至也达到了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疯狂程度。晚清帝师翁同龢就在日记中提到,自己曾一天为人写50余副对联,10余幅扇面,以致“手腕欲脱”。8月10日,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的教授白谦慎就以“晚清官员为什么写那么多书法”为题在上海古籍书店展开讲座,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传统精英在国家现代化转型时代的生活状态。 晚清官员写字忙 曾国藩每日都有自己课字(练习书法)的时间表,他在日记中记...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