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卖下滑窥探脱欧对英国艺术界的影响(组图)2020-02-05
2月4日晚,伦敦苏富比“印象派&现代&超现实艺术晚拍”专场举槌,这是英国“脱欧”之后的首场重要艺术品拍卖。由于仍在脱欧的过渡期,受不确定性笼罩,这一拍卖总成交额为4990.3万英镑,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额下滑了42%,可见艺术市场浓厚的避险情绪。事实上,对于近日英国脱欧成为现实,艺术团体和重要的文化人士纷纷作出反应,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克里斯·德尔康等认为“英国退出欧盟对于整个文化机构来讲都是非常危险的。”达明·赫斯特、安东尼·葛姆雷等知名艺术家曾呼吁英国应该保留在欧盟,英国古董经销商协会(BADA) 对脱欧的反应相对积极。也有观点认为,英国脱欧将会是英国艺术市场的“绝佳机会”...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结业汇报展在...2017-07-20
嘉宾合影7月18日,由中国国画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的“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结业汇报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是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之一,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任导师,该创研班历时两年,取得丰硕成果,此次结业汇报展共展出近50名学员创作的190幅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开幕式现场国家艺术基金主任韩子勇,国家艺术基金监督部处长郭涛,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张江舟、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检...
18世纪,英国曾刮起“中国风”(组图)2021-11-19
[编者按]从17世纪早期开始,西方人对东方的装饰艺术和文化一直抱有强烈的兴趣,但其中没有一项比饮茶来得更长久,尤其在英国,这种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和历史,还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茶的普及,英国人对茶的需求也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对于美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茶具、家具和饮茶环境,还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美学的角角落落。英国艺术史学者、策展人、艺术顾问塔妮娅·M。布克瑞·珀斯在其著作《茶味英伦》中为读者梳理了茶与艺术的关联,试着通过瓷器、银器、家具、审美风潮等来讲述茶的故事和影响力。正如她在中译本序言和引言中所说,“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它为世界带来了最为流行且经久不衰的饮品……茶是商业、产业和审美的驱动器...
窥探培根画作中的文学渊源(组图)2019-09-23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一个有着极强破坏力量的画家,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那些隐抑着的呐喊,展露了人类的痛苦挣扎与无助……近期,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弗朗西斯·培根的展览,展示艾略特、康拉德和埃斯库罗斯等文学人物如何塑造了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如果“优秀的艺术家借而伟大的艺术家偷”,那么弗朗西斯·培根就是一个特别精明的小偷。从迭戈·韦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 )的黑暗天主教形象到毕加索支离破碎的视角,影响他的艺术家列表长达一英里。但是,文学对培根艺术的影响也许比任何绘画艺术都大。他从别人的悲剧、思想和小说中发迹...
窥探培根画作中的文学渊源(组图)2019-09-23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一个有着极强破坏力量的画家,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那些隐抑着的呐喊,展露了人类的痛苦挣扎与无助……近期,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弗朗西斯·培根的展览,展示艾略特、康拉德和埃斯库罗斯等文学人物如何塑造了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如果“优秀的艺术家借而伟大的艺术家偷”,那么弗朗西斯·培根就是一个特别精明的小偷。从迭戈·韦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 )的黑暗天主教形象到毕加索支离破碎的视角,影响他的艺术家列表长达一英里。但是,文学对培根艺术的影响也许比任何绘画艺术都大。他从别人的悲剧、思想和小说中发迹...
他让大海掀起浪潮(组图)2019-10-08
1870 - 1871 年普法战争期间,莫奈和毕沙罗为躲避战争前往英国,在那里第一次看到透纳的画并受到震撼,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对两人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奈笔下的伦敦风景莫奈把在英国首都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英国现代风景画艺术家的作品上。他当时已经知道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画,还有在伦敦的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的作品。但是,貌似另外一位艺术家颇具艺术格调的绘画才真正燃起了他想象的火焰。虽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前些年已经去世,但在伦敦仍能观赏到他的几幅作品,莫奈不可能没对它们进行过深入研究。像莫奈一样,透纳也是一位对自然光的效果着迷的画家,据传有一次他被自然...
他让大海掀起浪潮(组图)2019-10-08
1870 - 1871 年普法战争期间,莫奈和毕沙罗为躲避战争前往英国,在那里第一次看到透纳的画并受到震撼,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对两人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奈笔下的伦敦风景莫奈把在英国首都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英国现代风景画艺术家的作品上。他当时已经知道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画,还有在伦敦的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的作品。但是,貌似另外一位艺术家颇具艺术格调的绘画才真正燃起了他想象的火焰。虽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前些年已经去世,但在伦敦仍能观赏到他的几幅作品,莫奈不可能没对它们进行过深入研究。像莫奈一样,透纳也是一位对自然光的效果着迷的画家,据传有一次他被自然...
“秦始皇与兵马俑”大型特展 一场“大片式的展览”(组图)2018-03-26
在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秦始皇与兵马俑”大型特展上,一名观众在铜车马复制品前驻足。将军俑、铠甲俑、陶马俑、陶器、青铜器、金银器……一场由中英双方共同策划的“秦始皇与兵马俑”大型特展正在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展出。英国媒体用“大片式的展览”“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来形容此次展览。近年来,中国文博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不仅国内博物馆之间的文物交流展览活动日趋频繁,而且有更多的中华文物瑰宝逐渐走出国门,引发外国游客的排队观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外国观众在雅典赫拉克莱冬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展”上观看展品。透过文物看中国苏莉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我2009年第一次...
英国放行利奥塔尔“早餐女孩” 为最后一幅私人收藏(组图)2016-12-26
英国政府近日向一幅瑞士画家让-艾蒂安·利奥塔尔(Jean-Étienne Liotard)创作于1756年的画作“用早餐的荷兰女孩”颁发了出口许可证,这也意味着这幅价值44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89万元的画作在流失海外数百年之后将回归荷兰。让-艾蒂安·利奥塔尔作于1756年的“用早餐的荷兰女孩”据悉,这幅画在1774年被艺术家利奥塔尔的挚友兼赞助人、贝斯伯勒伯爵二世买下,并一直由家族收藏至今。今年,在苏富比的一场拍卖会上,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以440万欧元的价格竞得,随后,英国政府向该作品颁发了出口禁令,希望可以有英国藏家回购,从而使得画作继续留在英国。然而,直到本周,仍然没有任何一家英国博...
大英博物馆中的爱情与贪婪(组图)2020-03-02
爱情,千百年来曾是无数伟大作品歌颂的人类情欲。它可以美好浪漫,但同样也复杂多样,有包容和理解,也有贪婪和占有。在这个情人节,我们邀请大家一同走进一个展览,了解一场由情欲引发的战争——“特洛伊之战”。探索,爱情这个话题更丰富的内涵。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以阿伽门农(Agamemnon)及阿喀琉斯(Achilles)为首的希腊军进攻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然而根据《世界通史》的论述,特洛伊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亚细亚各君主结成联军,推举阿伽门农为统帅。他们对地中海沿岸最富有的地区早就垂涎三尺,一心想占为己有,于是以...
(组图)转发需谨慎:有关腕表的无稽之谈2013-09-17
中国人爱表,这种民族喜好由来已久,也令瑞士各大腕表品牌嘴馋地紧盯着需求激增的中国市场。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关于腕表的讹传实在太多,下文将为你一一揭晓钟表市场的无稽之谈。 中国人是爱表的,这一点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已开始。钟表是典型的欧洲文化,对于神州大地算舶来品。时至今日,钟表成为瑞士这个国家的名片,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顶级名表都来自那片不大的国土。中国与瑞士远隔万水千山,体现在钟表文化上不仅仅是运输的距离,也是认知的距离。不同文化下审视钟表艺术,难免产生一定的偏差,甚至是各种笑话。今天的钟表市场到底存在着多少讹传?有多少无稽之谈?我收集了一些写出来,希望大家至此终止传言,更加亲近钟表艺术的本真。 ...
一位八旬抽象艺术家的首次中国个展(组图)2017-08-07
“绘画的本质,是在其自身空间内创造形象的痕迹,而画布被看做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和空间,就像麦哲伦的水手可能感觉的空间,那时世界是平面的,而他已经驶出了地平线边缘。”抽象艺术家吉莲•艾尔斯首次中国个展的名称“航向边缘”便来自于她对艺术的理解。2017年7月30日,抽象艺术家吉莲·艾尔斯(Gillian Ayres)的首次中国个展《航向边缘:吉莲·艾尔斯的抽象绘画,1979年至今》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作品囊括了她自1979年以来所创作的多幅大尺寸画作,作品来自数位私人藏家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展览海报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抽象画家现年87岁的吉莲·艾尔斯是在世重要的抽象画家,也是各大英国艺术学院聘用...
卢西安·弗洛伊德:你的颜料不会说谎(组图)2018-09-19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2011)表现派画家当代最伟大的当代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年生于柏林,并一直与他的家人在德国生活。直至1933年为躲避纳粹,他们举家搬迁至富裕祥和的伦敦北部瑞士小屋地区。他画于1995年的《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13年后这幅画在纽约拍卖了3300万美元,成为在世画家画作的最高记录而变得为人熟知。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和好奇,使其对世界的感知保持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紧张的笔触、结实的色彩、青筋暴绽的肌肉和日常化的构图,激发出人体内在力量的热情和生命的真实。让人着迷,让人不...
英国谢尔夫贝克展:在安静的画像中表达微妙的矛盾(组图)2019-08-05
近日,芬兰画家海莱内·谢尔夫贝克(Helene Schjerfbeck)的首个英国个展在皇家艺术研究院举行。谢尔夫贝克1862年出生,终身未婚,1946年去世,曾在芬兰的村庄里度过了相对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的艺术生涯长达70年,从委婉的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并兼具印象派与表现主义风格,晚期作品呈现简化风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呈现了她漫长艺术生涯中的约70幅画作。对于这位芬兰画家的英国首展,《卫报》的两位评论员表达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劳拉·坤宁(Laura Cumming)认为,展品的选择让人看到了艺术家强大的个性,她的绘画安静而有力,尤其在晚期的自画像中,简约的笔触勾勒出她的...
英国谢尔夫贝克展:在安静的画像中表达微妙的矛盾(组图)2019-08-05
近日,芬兰画家海莱内·谢尔夫贝克(Helene Schjerfbeck)的首个英国个展在皇家艺术研究院举行。谢尔夫贝克1862年出生,终身未婚,1946年去世,曾在芬兰的村庄里度过了相对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的艺术生涯长达70年,从委婉的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并兼具印象派与表现主义风格,晚期作品呈现简化风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呈现了她漫长艺术生涯中的约70幅画作。对于这位芬兰画家的英国首展,《卫报》的两位评论员表达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劳拉·坤宁(Laura Cumming)认为,展品的选择让人看到了艺术家强大的个性,她的绘画安静而有力,尤其在晚期的自画像中,简约的笔触勾勒出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