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冯远  

 

  • 《艺术市场》第三届新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在京开幕(组图)2016-11-09

    展览海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督办,艺术市场美术馆主办,《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艺术市场惠风画院协办的《艺术市场》第三届新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于2016年11月8日在艺术市场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览分为水墨、油画两个部分。参展艺术家陈超群、长青、范佳 、冯娟、郭慧庆、侯慧琴、侯震、黄红涛、贾慧、李宝荀、李振国、林浩湖、刘庆广、刘磊、刘龙耀、刘婷婷、卢明、毛艳阳、孟新宇、纳荷芽、庞昭辉、秦鲲皓、任俊涛、任鹏、任赛、沈垚、唐朝轶、薛聪、王保起、王朝刚、王冲、王永利、王召法、谢士强、姚世宏、易国栋、于林未、英杰、张琳、张培生、张平、周金华、周建朋、周露露均为“90后”“80后”“70后”...

  • 韩美林全球巡展第二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组图)2016-12-16

    韩美林《鸡》2016年12月21日14点,“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韩美林全球巡展”是韩美林自201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这一殊荣之后的首度开展,本次全球巡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以“致敬文艺复兴、回归民族之根、履职文化担当”为主旨,于2016年10月27日—2017年5月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中国北京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三地进行展览。2016年10月27日,“美林的世界在威尼斯•韩美林全球巡展”于历史艺术名城意大利威尼斯顺利起航。展览一经开幕,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爱好者如潮而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意大...

  • 揭秘帝王古墓中的神秘机关(组图)2013-12-12

  • 沉睡三千年 三星堆何以一醒惊天下(组图)2019-08-26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近日向记者透露,已经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计划,接下来将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进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国的真实面目。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三星堆最早被人们发现是1929年,但真正让人知晓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珍贵文物出土,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和认知过程,既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极具传奇色彩。1929年,在成都北边广汉...

  • 沉睡三千年 三星堆何以一醒惊天下(组图)2019-08-26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神秘的那颗星辰,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近日向记者透露,已经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计划,接下来将重启对三星堆遗址的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进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国的真实面目。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三星堆最早被人们发现是1929年,但真正让人知晓是上世纪80年代:大批珍贵文物出土,叹为观止,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和认知过程,既是几代考古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极具传奇色彩。1929年,在成都北边广汉...

  • 丹青惊梦·致敬画家朵尔基(图)2023-02-28

    【编者按语】20年前,敬庭尧先生领衔组织了一个“海拔5000米创作团队”,这些藏区题材画家们一直活跃在藏区。这是构建在最高世界屋脊的艺术家的园地,带着梦想的追求,成为既出作品又出人才的特殊丹青群体,如今,饱含着岁月的苍桑,携带着丰硕成果,凸显在中国画坛上。画家朵尔基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心灵呼中去感知生活,使得他的作品传递出一种崇高肃穆而又广远磅礴之感。一幅幅佳构,充满了神秘,漾溢着神采,倾注着神圣,令人神驰神往。这批作品,再不是简单技法的营造,而是情感的倾泄,凸显的是:空寂和浓烈撞击;理想和现实对话;现代和古典沟通;中西文化相交融;一旦面世,令人耳目一新!旅痕鲜活,抒写出作者对自然独...

  • 人生如其笔下长江 波澜壮阔曲折流转(图)2013-01-11

    千丈岩瀑布(立轴)1962年陆俨少 陆俨少是20世纪产生并活跃在中国地方画坛,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影响的绘画大师。他的一生道路坎坷,而且艺术活动重心也屡屡变迁。1909年陆俨少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1927年他拜师冯超然门下学习书画艺术,冯超然原籍江苏常州,如此说来说陆俨少的籍贯与师承起点都应该是在江苏。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上海直辖市,1958年1月嘉定县从江苏省划归为上海直辖市管辖,且恩师冯超然也是在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卖画为生,晚年专攻山水画,在上海地区名重一时。陆俨少拜师学艺是在上海,这样他的籍贯与师承就转到了上海。这个时期陆俨少还交游吴湖帆等人,其他圈内师友也大多...

  • 意表独具——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新具象表现油画”教学...2018-09-27

    展览海报 “意表独具”——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新具象表现油画”教学与成果展学术顾问:  冯  远、汪大伟、刘  健学术主持:李  超策展人: 张立行参展艺术家:导师:章德明研究生:博士:潘文艳、陈海强、李  婷、陶大珉、李煜明、硕士:曹  炜、路  洪、李  淜、王  晨、陈  翔、胡继宁、罗珺瑛、张向壮、徐  洁、叶文嘉、张  眉、顾  超、夏  存、王媛嫒、李晴艳 、任嘉韵、李  诺展览时间:2018年9 月 30日至10月8...

  • 岭南国画百家之区广安作品赏(组图)2020-08-14

    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六祖坛经》岭 南 国 画 百 家评选 展览 出版 宣传 研究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出品人:李宜航艺术主持:张演钦策展人:赵旭虹策展助理 :刘以杰视觉呈现:张伟樾嶺 南 國 畫 新 版 圖 張演欽客问岭南国画新版图。洋洋乎百年岭南国画!试申述如下。百年间,岭南画派勃兴。二高一陈,奋其神威,建其勋业,功施到今。剑父暮年远走澳门,而大陆驰骛影从者至今不绝,如大德丕而宏复;奇峰陨,而膺画圣之令誉,有国葬之哀荣。时与势,发之于艺,艺复报于时势者,未有如此其著者也。时至今日,岭南画派仍为岭南画坛中坚,驰誉全国。建国后,关山...

  • 专家谈古瓷器的收藏建议2013-05-28

    针对古瓷器收藏,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律海明说;“中国人的收藏还没有达到以文化和艺术为标准的程度,许多国外的收藏大家会收藏元、宋之前的瓷器,而国人恰恰相反,大多收藏的是明清瓷器。但是相比之下,宋代瓷器的文化背景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如果非要选出能够代表中国瓷器水平的古瓷的话,那么非宋瓷不可,虽然现在国内市场依旧是明清瓷器的天下,但是市场已经慢慢的出现了倾斜,宋代瓷器的地位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 律海明认为想要进入瓷器收藏领域,首先要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不要盲目的跟从。比如对于元青花的收藏来说,现在元青花的价格已经封顶,如果在这个时候入手想要再卖出高价...

  • 中央美术学院新时代主题创作课成果汇报展开幕(组图)2022-03-08

    2022年3月5日上午,《艺术再长征——中央美术学院新时代主题创作课》成果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承办。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吕品昌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和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白晓刚共同担任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外事主任张瀚和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馆长黄镇共同担任执行策展人。嘉宾合影此...

  • 钱青霞:让艺术与灵感同行(图)2013-02-20

  • 画画小记(图)2022-05-26

    一1984年,我五岁,刚入住新家(现已重建),常常在墙上或地上胡乱涂抹。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一直印在脑海中。这是最初的“创作”,未料也是仅有的创作。此后我就沉溺于临摹,师承多为《故事会》、连环画和历史课本上的图画。我就这样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期间偶坐轮船去乐清或柳市城区,一遇到绘画培训广告,便羡慕得不得了。但父母不支持,他们认为应以学业为重。直到高一,我才知道什么是素描,于是又开始临石膏素描。香港回归前,校学生会组织庆回归现场书画活动。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是我前桌,我也在受邀之列。当时我想,无论钢笔或铅笔,都无法在那种场合出彩。我决定改用毛笔。“小小的家”系列之《排排队》北岛诗意图于是,我就开始自学毛...

  • 赵忠仁写生作品展在雁南艺术会馆开幕(组图)2019-06-02

    展览海报由中国青绿山水画院、辽宁省公安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公安美术家协会协办主办,雁南艺术会馆承办的“赵忠仁写生作品展”于2019年6月1日——6月15日在雁南艺术馆展出。 赵忠仁先生,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北方汉子,任职于公安战线,生活在东北名山医巫闾山附近。他自幼酷爱水墨丹青,与家乡的崇山峻岭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乡的前辈山水画大师张仃先生影响着他的艺术之途。当他毕业于辽宁大学投入工作后,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对家乡山水的描绘和探索中。赵忠仁不属于“才子型”的艺术家,他有强烈的务实精神,他出生的自然环境和幼年受到的熏陶,培育了他对严峻、崇高的北方山水的感情。他聪明、机智地...

  • 《秋收图》:周思聪和她笔下的彝族女子(组图)2017-05-04

    周思聪 秋收图镜心  设色纸本1989年作  钤印:周、思题识:蛇年惊蛰日,思聪。鉴藏印:微米楼珍藏印本幅冯其庸(1924-2017)题:凉山秋收图。杜滋龄(b.1941)题:思聪人物画几经探索求变,终得笔墨之清静淡雅,人物造型单纯又富内含。此图是我见思聪大作之精彩之佳作。乙酉(2005年)夏月,杜滋龄。40.5×242 cm1981年5月,周思聪到四川大凉山访问写生。天赐良机,她发现了一片好像从来就属于自己的“领地”——彝族妇女和她们的生活情状使她深心触动,感到一种由衷的惊喜。她画了一批洋溢着灵感的写生。归来后,就在画《矿工图》的同时,她开始了彝族女子系列的创作(“彝女系...



人民收藏

鉴藏